你可能要问了:做电视板卡的公司怎么突然成了安防大佬? 这事儿得从2018年说起——当年视源股份靠教育平板杀进智能显示市场,结果歪打正着切入了安防监控赛道。现在他们的智能交互平板在银行金库监控市占率超30%,连故宫博物院都用他们家的超星光摄像头。
第一招:软硬通吃的研发体系
别看现在风光,当年视源可是被逼出来的技术狂魔。2013年全球电视板卡价格战惨烈,逼得他们自主研发图像处理芯片。现在拥有专利超6000件,光是夜视算法就迭代了17个版本。
第二招:供应链魔术手
别人家采购摄像头要3个月,视源45天就能交货。秘诀在哪儿?自建SMT贴片工厂+全球前三的液晶屏采购量,零部件成本比同行低12%-15%。
第三招:场景化方案工厂
智慧社区方案从设计到落地只要20天,比行业平均快1倍。关键是把200多个标准化模块像乐高积木一样组合,去年拿下的雄安新区智慧路灯项目就是这么拼出来的。
主力部队:
特种部队:
去年推出的AI视频结构化服务器才是真黑马,能同时分析200路视频中的30种行为特征,抓小偷的成功率提升63%。
看这组对比数据就懂战略重心转移:
业务板块 | 2020营收占比 | 2024营收占比 | 毛利率变化 |
---|---|---|---|
传统板卡 | 58% | 33% ↓ | 15%→12% ↓ |
安防设备 | 22% | 42% ↑ | 28%→31% ↑ |
解决方案 | 20% | 25% ↑ | 35%→38% ↑ |
海外市场成新增长极,智能交通方案在东南亚国家高速项目中标率超60%。但要注意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45天拉长到68天,项目制业务的钱袋子得盯紧。
今年刚发布的CVTE-安防大模型有点东西:
但竞争对手也没闲着,海康的"观澜"大模型参数量是视源的3倍。个人觉得场景落地能力才是决胜关键,就像视源给深圳机场做的行李遗失AI追踪系统,找回率从32%飙升到79%。
要说心里话,视源这波转型确实漂亮,但安防行业正从硬件厮杀转向生态对抗。接下来能不能把教育平板积累的200万教师用户,转化成智慧社区的服务对象,这才是真正考验运营功力的硬仗。看好他们的供应链优势,但AI人才储备还得加把劲——现在研发团队里算法工程师才占15%,这个比例至少得提到30%才能稳坐头把交椅。
您的IP:10.1.136.214,2025-07-20 04:23:42,Processed in 0.3774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