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创业国家
作者,巴里,编辑,辛玲
Titu Bubu科技
“最强教授投资团”再次投资“烹饪机器人”赛道。
日前,数字美食科技公司继续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广元投资领投,神启资本、五元资本、米创投等机构跟投。老股东教授的清水湾基金,高教授的布里赞基金,教授的知行1号基金都超过了加持。此前,不停科技已于2022年完成两轮融资。
其中,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被誉为“创业教父”。常年投入学生,一手孵化了DJI、利群自动化、云鲸智能等多家科技独角兽企业。
何、名誉教授高、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组成了的“金三角”,成为整个创投圈最具影响力的三位教授。
餐饮行业作为一个3万亿的巨型市场,不是任何投资机构或创业者想要的,也不能错过的。赛道企业家曾对创业邦说:“民以食为天。只要有住的地方,就有它的市场。”
90后女CEO从干餐饮变成机器人。
美食机器人曾在北京冬奥会上火了一把,被国内外运动员和媒体发布到各大社交平台,一度引起热议。
不停科技在冬奥会结束仅一周后就宣布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它的创始人&;CEO陈瑞当时表示,“每天都接到很多电话洽谈合作,市场教育在快速加速。”
不停科技创始人&;根据CEO陈瑞的公开资料,90后陈瑞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会计金融专业,同时也是特许金融分析师CFA,并就读于香港科技大学MBA,有近10年的持续创业经历。
据悉,她在大学创办了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并成功退出;后来,申庚餐厅先后创立了德国餐厅品牌、火锅品牌、快餐品牌,还一度创立了“拾卜卜贝”火锅品牌。
马不停蹄的技术核心团队成员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伦斯勒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以及在美团、英特尔、IBM等公司担任高管的行业经验。
不停科技美食机器人,来源:不停科技据介绍,不停科技采用“硬件+内容”的形式,定位美食机器人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不停Max机器人内置1000+菜谱,以川菜、湘菜、粤菜为主,均由明星大厨录入,一键即可炒出自家餐厅同样美味的菜肴。
在算法层面,不停美食机器人采用的TCTA算法技术,将厨师的烹饪技巧和烹饪温度值转化为几十万条烹饪数据。通过机器学习和模拟,以1:1的比例记录和还原厨师的烹饪技艺,用数字菜谱记录厨师的整个烹饪过程。
美食大排档,来源:一个不断提供技术服务的客户一对年轻夫妇,开店经验为零,但在一个美食机器人的技术支持下,4个月内在深圳CBD开了9家直营大排档,专营川菜/湘菜,只做4-6道招牌菜。每家店的厨房只用三个苦力,每天能做300多顿饭。
盖米,来源:不停科技目前,除了国内,不停科技还将针对全球市场推出相应的软硬件产品,主要包括北美、东南亚、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在本轮融资中,知行一号基金创始人、知行研究院创始人甘杰教授也表达了继续追求投资的理由:餐饮自动化、标准化的需求是真实的,市场是广阔的,toC有很好的想象空间,但如何直击早期采用者的痛点,实现短期和长期的良性增长,还需要探索。
“陈瑞非常精明,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执行力强。我见过很多食品机器人,恒定的产品定义是最可靠的。”
三位超级教授携手追逐烹饪机器人
在陈瑞的背后,可以说有着整个创投圈最具影响力的教授投资集团。
投资者之一的甘杰教授是长江商学院副院长和金融学教授。2022年,成立知行研究院,她和机械与自动化领域的专家、芯片/微电子领域的专家高教授共同担任创业导师,是首批40名新兵之一,于是和三位教授结缘,并在年底获得他们的投资。
其实早在2014年,这三位教授就已经携手。
当时,李泽湘教授决定在东莞松山湖建设机器人产业基地,并询问了几乎所有熟悉的商学院老师。最后,只有邻居甘杰教授决定加入。最后,的老朋友高教授和一批优秀的创业导师共同发起了XbotPark松山湖机器人基地,并设立了创业孵化基金“XBOT PARK基金”。
香港科技大学的李泽湘教授表示,这是甘杰首次尝试为松山湖机器人基地的学生提供商业指导。那么,她在2018年发起的长江商学院创业MBA项目,就是一次更深入、更系统的指导尝试。
2018年,甘杰与长江商学院、XbotPark合作发起METI项目(科技创新创业硕士),定位为“MBA+工程硕士+企业孵化器”。与XbotPark专注于学生创业不同,大部分会员公司都处于打磨产品的阶段。METI主要面向科技创业者,企业集中在天使转A轮阶段,产品已经成型或者小规模量产。
长江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甘杰逐渐意识到,大多数科技创业者都是以现有的技术或产品创业的,弥补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为迫切。陈瑞作为第一批学生参加的知行学院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
过去十年,三位教授在大湾区共同孵化,投资了云鲸智能、海柔创新、西递智家、李群自动化、亿动科技、微Ai智能等多家独角兽、准独角兽公司。
在这一轮马不停蹄的科技融资中,甘杰背后的知行一号基金也首次浮出水面。
据介绍,知行研究院将利用自有资金对学生进行长期投资,马不停蹄科技也是其首个项目。
烹饪机器人最考验创业者的跨界能力。
那么,为什么三位超级教授会看上烹饪机器人赛道呢?
首先,餐饮行业是一个足够大的赛道。
根据国家统计局和行业公开数据,2022年餐饮业市场规模达到3.2万亿元,环比增长16%,增速加快。国内的餐饮店基数巨大。按照1000万国内餐饮商户,200万家海外餐厅计算,烹饪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有望超过1000亿元。
其次,提高用餐效率是中国餐饮连锁发展的关键。第三,随着开店成本的增加,餐饮行业“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
目前烹饪机器人创业公司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面向ToB市场销售产品,如爱食集团、库盒、不停科技、香浓科技等;另一类采用“产品销售+加盟连锁”的方式,如御膳饭庄。其中,爱餐集团和帝国餐厅还设立了中央厨房,可以为机器人餐厅配送食材。
这一领域的投资人告诉创业邦,创业团队的跨界能力尤为重要,因为烹饪机器人融合了餐饮和机器人两个行业,尤其是餐饮行业的knowhow,有很强的软硬件研发能力,有成熟的品牌认知和营销风格。这些都是保证产品工程化和商业化的关键。
除了行业知识,烹饪机器人还有一些技术障碍。爱饭集团副总裁徐金标指出。
第一,创始团队要能根据中餐油炸烹饪技术的特点,从机器工程的角度研发产品结构,满足用户烹饪、清洗、油烟分离的自动化功能。
比如油烟的产生,其实就是液体在高温下变成气体,而烹饪机器人可以通过逆向过程,让气体冷凝变回液体,然后和清洗水一起排到下水道,实现彻底的油烟处理。烹饪机器人每做一道菜,还可以通过内置水泵进行自动喷淋清洗,达到自动刷锅的目的。
第二,智能烹饪机器人必须实现烹饪的数字化,把烹饪变成程序和指令,实现全自动化,一键操作。
1.所有终端设备必须联网,实现云端菜谱。比如烹饪川菜、粤菜、鲁菜、徽菜,烹饪机器人都能根据大数据统计匹配出最适合的口味。同时,创始团队还可以根据注册用户的个人口味偏好,自动将用户在所有餐厅的口味习惯与这个品牌的机器人进行匹配。
但是,当很多网友看到机器人做饭的时候,很多网友曾经说过:没有灵魂!
对此,何青认为“机器烹饪没有灵魂”的说法没有事实依据。烹饪机器人的所有程序都是根据厨师最兴奋、最专注的时间预设的,所以它永远是一个充满激情和灵魂的厨师。
他还表示,未来厨师行业会受到很大的挑战。以后厨师完全可以转行做菜品的研发,卖自己的厨艺和菜谱,就像歌手卖自己的唱功一样。
其实除了产品销售和加盟连锁,烹饪机器人赛道的未来还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很多慢性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得不控制饮食(比如少油、少糖、不吃辣)。我们完全可以和医院达成合作,实现系统对接,根据医嘱定制患者的健康饮食。”徐金标说。
您的IP:10.2.236.66,2025-09-24 03:18:48,Processed in 0.2635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