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由祁鸣创投主办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生成式AI与大模型:变革与创新”论坛上,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顶级投资人、领军企业家齐聚一堂,探讨中国科技创新的驱动力。
本次论坛是唯一由风险投资机构主办的相关论坛。基于创业和投资的视角,分享了生成式AI的最新前沿资讯和实践探索,发布了行业内首个基于对国内外100多家企业的深度调研撰写的生成式AI洞察报告,全面解读了生成式AI的产业变革和十大前景。
祁鸣创投云知声董事长兼CTO梁佳恩在演讲中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未来的力量。梁嘉恩指出,大模型带来了AI的新时代,开启了“数据动力学”的新范式:预训练、指令微调和反馈强化。大模型与大数据的融合将成为AI 2.0时代的“发电厂”,并将带动人才、技术、市场等产业核心要素的升级。云知声自研的山海模型具有较强的通用能力,并专注于插件扩展和领域增强等相关能力,围绕智能物联、智慧医疗等行业为客户赋能。未来,云知声将继续探索智能的极限,引领产业升级。
以下是演讲的详细记录。很高兴今天在这个论坛和大家分享交流。十年来,祁鸣风险投资一直在支持我们的发展。我们已经走过了AI1.0时代。现在我们发布了大模型,AI 2.0时代已经开启。我们希望围绕这个话题与大家分享。
云知声董事长兼CTO梁家恩这次分两部分分享:一是宏观部分。从十年的产业实践来看,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重大机遇;第二部分是微观部分,云知声这些年发展的实践路径和大模式带来的机遇。
01/
大模型集成了大数据
它将成为AI 2.0时代的“发电厂”
人工智能确实是很多代人的梦想。从1956年提出这个概念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如果算上图灵时代,也有80多年了。
这个时代经历了三个阶段。起初,我们希望机器能像人一样做事。第二阶段是希望机器能像人类专家一样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三阶段完全是从神经网络的角度。我们能不能训练出一台能学习的好机器,完全从错误中学习知识,就像曾子说的“我要三省自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训练模型。大的模式可以概括为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的:“学越来越差,道越来越差”。
“学习日益”使得数据和计算的规模比以前大了很多,但是方法比以前简单了很多,尤其是变压器模型出来以后,是一个非常紧凑的学习框架,威力非常大。
大模型推出后,我们认为它开启了数据动态时代。人类要飞上天是空气动力学问题。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用机器很好地学习数据。
这分为三个阶段:无监督学习阶段,GPT因为拥有1750亿个参数,基本实现了百科全书;我们会发现它有很强的语义抽象能力。这时候它可以通过微调指令来学习知识,真正解决问题。ChatGPT加人工反馈机制,可以做到德才兼备。我们认为大模型的起点始于2018年大模型的前期训练,GPT规模升级,ChatGPT已经表现出非常强的普适发布能力,是围绕我们语言的新范式。
我们认为大模型可以更好地整合大数据。在互联网时代,已经开始产生红利。我们通过数据等传统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我们过去使用煤和石油,只有在我们有了好的发电厂和炼油厂之后,我们才发现能源可以为所有行业提供动力。大模型为数据整合建立了非常好的框架,为AI 2.0时代搭建了非常好的“发电厂”,智能数据成为生产力的要素。我们以前说这个元素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设备来智能有效的输出,就很难实现它的价值。我们相信它现在已经开启了类似MaaS服务的模式,未来将成为各行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为什么我们认为大模型已经到了AI 2.0时代?对行业核心要素的升级将起到关键作用。
只有人才、技术和市场的共同作用,才能形成一个大产业。过去我们在AI 1.0时代就在做这个工作,但只能解决系统中的部分,部分环节由智能功能完成。现在有了大模式,发现人才、市场、核心技术、驱动产品创新都有很大突破。对外,未来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虚拟人形象出现,通过分析营销数据可以更真实地了解市场动态。对内,我们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会有实质性的变化,包括组织效率的提升。
02/
以后重要的是现场解决实际场景中的问题。
让大模型真正产生商业价值。
新的商业模式分为两个方面。通用平台方面,过去互联网时代诞生的BAT这样的巨头,移动互联网的一些视频巨头,其实都是这种平台型公司打造的。大模式出现后,这些平台还是会有新的模式。这些模型并不是说里面的组件直接变成大模型的组件,逻辑和今天的业务逻辑相比没有太大变化。而是通过大型号制造的规模效应和边际成本的降低形成飞轮效应,可以带来新的颠覆和创新。如果应用形式没有改变,只是想在巨头业务中改变内核,单靠这项技术推广的机会不大。借助行业内新的多模态交互和多模态应用,我们将有新的机会来搭建这个平台。
此外,在行业模型层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2B业务在AI 2.0时代开始出现。一般的模型就像一个完整的“六角战士”,各方面都不错。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否真正可靠地解决一个行业的问题。采用最先进的GPT-4模型,其可靠性和可控性存在很大风险。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作为一个商业系统,要解决行业内一些严重的应用问题,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认为整个行业的大模式生态应该务实的解决这个问题。另一方面,要把成本降到足够低的水平,这对企业应用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对其规模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大模式带来了很多优势和挑战。大家直观的感觉到它的认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在AI 1.0时代,无论是谁制造的聊天机器人,不到10轮的聊天已经透露出其智商与人类的显著差距。但是ChatGPT推出后,全球几亿用户用它聊了半年,感觉聊天可以一直走下去。可以说它的认知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交互体验感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此外,制作能力、人机配合、创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过去,AI 1.0时代是歧视性的人工智能,它帮助我们实现了某个目标。例如,将声音转换成文字是一项确定性的任务。人类需要机器来辅助各种创造。虽然在GPT会有事实上的问题,但如果转化为可控能力,可以为我们打开一个好局面。同时也显著提高了我们整合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当然,也有负面因素。虽然现在的大模型不具备人的意识,但是怎么调整才能让它变成一个可控的系统呢?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未来要解决实际场景中的问题,让大模型真正产生商业价值。此外,它的可靠性、可控性和合规性必须得到有效控制,才能实现良好的商业化。
03/
通过人工智能
创造一个相互联系的直觉世界
过去十年,云知声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创造一个互联直觉的世界。2012年,正好深度学习在ImageNet刷榜,这是业界非常标志性的事件。这个团队当时实现了卷积网络的突破,恰好是云知声创立的第一年。
2016年,AlphaGo作为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业界,今天的大模型代表了第三次浪潮。这期间我们主要是在底层搭建了一个非常强大的超算平台,而这个超算平台的搭建就是我们做这个大模型的基础。2018年大模型做出来后,开始通过前期训练和底层优化来解决语义理解的问题。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是理解能力是否足够强。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解决认知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有很强的通用语言理解能力。GPT之后,一般的能力可以释放得更多。我们相信AGI时代是由ChatGPT开始的。在过去,我们很难设计一个系统来处理这么多复杂的任务。OpenAI在ChatGPT推出后打开了新的局面,但这只是我们的起点,不是我们的终点。
我们的技术体系涵盖了底层的超级计算平台,到顶层的智能组件和大型模型。云知声在今年上半年开发了5月24日的山海大模式。除了底层的通用功能,我们还专注于构建插件功能、领域增强和客户定制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围绕行业应用开发的。我们过去积累的是智能物联和智能医疗的应用。有了应用驱动,我们的模型才能越来越强大。
在通用性的基础上,我们构建的是插件的扩展。大模型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信息的时效性非常有限,能否有效控制和使用工具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此外,它还需要通过行业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在磁场增强方面,我们强调在医疗行业的应用。目前,我们已经有数百家医院在进行商业应用。这一轮应用通过前期训练,包括指令微调和插件增量,拓展了我们在行业内的应用。通过医疗行业的应用,我们在MedQA评估中已经超过了GPT-4的水平,分数从81分提高到了6月底的87分。山海大学模考满分600分模拟国内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超过500分,360分就可以拿到资格证。
此外,我们还提供了7个左右的应用场景,主要在医院。医院的定制工作非常多,因为一个通用的模型解决不了它的需求,包括需求定制、数据安全、风险控制、服务支持等等。只有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行业应用才能真正打通。
目前,我们已经在中国2万多个酒店客房中使用了大模型。以前和人工智能对话不可能做到这么流畅,只能完成功能交互。但是现在有了山海大模型,灵活性高了很多。
04/
AGI将继续探索智力的极限。
同时,引领产业升级。
未来,我们相信AGI将继续探索智能的极限,引领产业升级。
首先,探索智力的极限其实是一个科学问题。虽然已经起步,但未来还有很大的挑战,包括更大的模型、数据和算法,以及可控性和可靠性的研究。现在我们认为这已经基本超出了图灵测试的水平,会从模仿走向超越。因为当系统能够达到这种状态的时候,在研究可计算问题的时候,就有可能超越人类的智慧。
对于行业来说,核心是解决问题,才能更可靠、更高效地驱动行业发展。智能探索需要大量资金;从赚钱的角度来说,需要推动产业,形成良性的商业闭环,真正把产业建设起来。
请关注祁鸣创投微信官方账号。
在后台输入“生成的AI报告”。
获取完整的报告下载方法
也可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单击“...”右上角的按钮。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可以下载保存或者实现转发。
祁鸣风险投资成立于2006年,已在上海、北京、苏州、香港、西雅图、波士顿和旧金山湾区设立了办事处。
目前,祁鸣创投管理着11只美元基金和7只人民币基金,募集和管理的总资产达到95亿美元。自成立以来,它一直专注于投资于技术和消费(T&C)、医疗保健和其他行业的早期和成长期的优秀企业。
截至目前,祁鸣创投已投资530多家快速成长的创新型企业,其中200多家在纽交所、纳斯达克、港交所、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并通过并购方式退出。70多家企业成为业界公认的独角兽和超级独角兽企业。
许多祁鸣风险投资企业已经成长为各自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公司,包括小米集团(01810。HK)、美团(03690。香港)、毕丽毕丽(纳斯达克股票代码:09626.HK毕丽)和知乎(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ZH,02390)。HK)、Roborock (688169。SH)、李赣药业(603087。SH)、虎药(300347。SZ,03347。HK)、再鼎医药(纳斯达克代码:ZLAB,09688。HK)、康希诺生物(688185。SH,06185。HK)、薛定谔(Nasdaq: SDGR)、惠泰医疗(688617。SH)、诺汇健康(06606。香港)、祁鸣医疗(02500。HK)、三友医疗(688085。SH)、艾德生物(300685。SZ)、贝瑞基因(000710。SZ)。
您的IP:10.2.236.66,2025-09-24 10:08:35,Processed in 0.2679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