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阵地。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各地工信部门落实就业优惠政策,积极推动各级企业主管部门,举办中小企业和专业化新型企业专场招聘会等。,挖掘就业潜力,采取多种措施搭建平台,扩大就业岗位,稳定就业。
走上讲台
今年3月,北京专特新企业专场招聘会人头攒动。
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一名应届毕业生对一家机器人公司感兴趣。据他说,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正是学校多次举办的招聘会,让我和不同的公司有了深入的交流,明确了就业方向。
就业是民生之本。面对就业形势困难,各地积极搭建企业与学校对接平台,促使毕业生与企业双向走。
同样在今年3月,湖南省专、新中小企业系列专场招聘活动在湖南大学启动,33家专、新企业与238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同步开展网络招聘、跟帖直播、职业指导、人才培训讲座等活动,其中网络直播已超过38000人。
为延伸招聘活动的服务半径,湖南省还积极利用网上对接平台,组织网上招聘会,推进行业与人才的“空中服务”。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政府将在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百日招聘活动区随时免费发布求职信息,为中小企业和大学毕业生牵线搭桥。
扩展帖子
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郭说,中小企业在稳定和促进就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对接的成功率,河北省开展了百日现场招聘活动。启动当天,6所高校与26家优质中小企业签订战略协议,以订单就业、校企合作的方式为毕业生开辟就业岗位。
6月底,家住石家庄桥西区的应届毕业生孙铭阳(音译)在网上直播的推介会上找到了一份网络工程师的工作。“招聘活动搬到了网上,面试和实习的过程也进展顺利。”孙铭阳说。
一些地区在加强岗位挖掘和供需匹配的同时,还继续加大对就业能力强的工业企业扩大岗位的支持力度,加快释放政策红利。
吉林省实行一次性岗位拓展补贴政策,对2023年未就业且离校后两年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按照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岗位拓展补贴。北京市经信局发布《关于实施十强企业行动激发专特企业活力的若干措施》,涉及人才引进、住房补贴等多项政策保障,进一步坚定专特企业及其优秀人才在京发展的信心,提高企业急需人才供给效率。
稳定就业
日前,2023年中小企业大型公益招聘会在吉林省人才市场举行。230多家企业参展,提供了3200多个管理和技术岗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些用人单位既有装备制造、信息和软件业、科技企业,也有商业零售和服务业企业。求职者姜波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两次考研失败后,他准备先找份工作,边工作边复习。在现场,他看中了一家食品公司的销售岗位,经过初步面试,达成了就业意向。
网上对接,校招,访企扩岗,进企业体验...这个毕业季,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正在中小企业和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各地工信部门、高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为年轻人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
为做好稳定就业工作,一些地区还开展了网上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在湖南大学举办的专场招聘活动上,湖南省职业指导专家组成员Julia做了主题为“职业规划与定位”的讲座,帮助求职者明确职业路径,提高网上求职技巧。直播间观看人数超过4万。
您的IP:10.2.236.66,2025-09-24 12:34:09,Processed in 0.2698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