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局的强大信心]
◎本报记者张伟
31个制造业大类全覆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达到91.9,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产业比重接近50%,工业化和现代化融合水平达到66.4,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8月8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江苏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取得重要进展,推动江苏工业经济面对严峻复杂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徐军说:“全省现代产业体系可以概括为‘全、大、优、新、全、专’。”
目前,江苏工业体系“大而全”,31个制造业门类实现全覆盖。全省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7.3%,居全国首位。机械、电子、轻工、冶金、石化5个行业年营业收入超过万亿元;工业发展质量“优中有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上升至91.9,居全国首位。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产业的比重分别为41.1%和49.6%,全国五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产品从江苏出口。大量工业企业正在向信息化、专业化转型。该省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为66.4,居全国首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产值占比11%。今年,1.5万家企业开始实施“智造转型、数字化转型”工程,全国专做“小巨人”企业达到1504家,位居全国第二。
今年上半年,江苏工业增加值增长8.3%,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新三种”出口增长29.6%,均居全国首位,工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显现。
江苏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建国说,高新技术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江苏瞄准行业重大创新需求,每年实施200项左右关键技术研发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纳米技术、超级计算、生物医药、物联网等信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居世界前列。
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过程中,江苏的企业创新主体和高新区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目前,R&D在江苏的投资85%由企业完成,80%的科技平台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在企业,70%的有效发明专利由企业创造。科技型中小企业8.7万多家,居全国首位。2022年,该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4万家,居全国第二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工业企业的30%,创造了39%的工业产值、51%的利润和69%的高新技术工业产值。
江苏省54个省级以上高新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5%,创造了31.4%的地区生产总值和55.4%的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下一步,江苏将围绕科技强省、制造强省目标,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和重点产业链培育为重点,大力实施筑峰、固基、跃顶等八大行动27项措施,以更大的力度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作出示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科技日报南京8月8日电)
您的IP:10.2.236.66,2025-09-24 14:51:33,Processed in 0.2945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