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台了一些培育措施,凌晨2点以后将取消营业时间限制。
8月9日,记者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为助推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近日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关于培育羊城夜市先行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提出了擦亮“年轻城市”夜市消费品牌的18项具体措施,明确提出在先行区实施高效集中的政务服务和包容性创新。
■新快报记者通讯员穗商务公告
教育载体的强格式
打造多元化的夜间经济场景
记者了解到,2019年发布的《广州市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在全市打造30个夜间经济集聚区。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是该计划的具体细节。《若干措施》提出打造羊城夜市四类特色载体。
按照与国际接轨、特色鲜明、差异化发展、总量控制的原则,全市培育认定了30个左右羊城夜市先行区。管理先行区许可,每年组织认定一次并向社会公布,实行动态调整。在试验区试点实施高效集中的政府服务和包容创新的监管政策。
各区可参照大都市层面的羊城夜市先行区评价体系,自行确定一批区级羊城夜市先行区,丰富城市夜市消费供给,鼓励各区在业态整合、宣传推广、资金支持、普惠监管等方面创新。
在社区层面,提出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单位,激活公园内停车场、空地等公共空间,在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限时举办“小而精”的微型夜市活动,打造一批社区夜市示范点;设立社区夜间管家,提高社区夜间治理水平。
《若干措施》还提出塑造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现代红色文化等夜文化空间。鼓励市场主体运用新设计、新技术,打造“公园+”、“艺术+”、“文化+”等感知型、体验式、沉浸式非标准商业场景。
为丰富羊城夜市业态,《若干措施》明确支持夜间延时经营,取消凌晨2点后不妨碍居民正常生活秩序的酒吧、餐馆、咖啡厅、文化旅游休闲场所的营业时间限制;每年由市政府牵头组织市级夜市消费节,各区政府牵头组织1-2次羊城夜市主题活动;支持市场主体策划开展新品发布、品牌联合、主题展览、让利促销、直播等线上线下消费促进活动。
此外,推动夜宵、夜购夜游、夜娱、夜赏、趣跑、夜读一体化发展,丰富夜间消费业态;支持举办音乐、戏剧、舞蹈等活动,开发具有羊城文化特色的旅游演艺项目;推出多条夜游消费体验线路,串联羊城夜市先行区和重点旅游资源;鼓励各区推出48小时微假期黄金游、精品夜游,将住宿、餐饮、夜市等景区和夜间消费资源连成线。
优秀的监管和有力的保障
推动夜间消费“轻装出行”
针对夜场活动监管严格、审批流程复杂等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和难点,《若干措施》提出在羊城夜市先行区试行优化监管模式的措施,包括优化群众性活动审批管理、简化外部审核流程、优化户外广告和招牌管理、优化营业性演出审批管理等,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增强夜场经济活力。
在羊城夜市先锋区,将以镇街为单位划定向外摆区域和时段,夜间建立常态化向外摆管理机制。商家会按照规定的时间段和区域要求,以餐车、弹出式店铺、集装箱、市场等形式进行临时向外展示,无需当年重复申请。羊城夜市先锋区的经营管理主体负责户外区域的综合管理,并接受镇街的日常监督管理。
对于普惠性审慎监管措施,《若干办法》提出,相关市级监管单位制定实施细则,明确工作路径;加强安全、运输、卫生服务、照明和其他基础设施和支助服务的活动。
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羊城夜市先锋区评价体系和实施细则,深化和落实羊城夜市先锋区的认定、培育、服务和推广工作,促进羊城夜市能量的释放。
您的IP:10.2.236.66,2025-09-24 18:41:31,Processed in 0.266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