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老年人等风险人群或需定期打疫苗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135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5-18 02:56:54

面对新冠肺炎,如何在保证低重症和死亡风险的前提下与新冠肺炎共存,继续朝着增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方向发生变化,成为各国面临的新挑战。


(数据图片)

近年来,XBB正在取代旧的毒株,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新冠肺炎流行植物,包括中国。由于新毒株的传播能力和突破性感染能力较强,许多国家的病例数量再次增加。

在中国,五一期间,一些地区的疫情略有上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传染病科主任王贵强表示,虽然传染性很强,但致病性并没有增加,所以我们不必恐慌。”但我们仍然强调,从临床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特别关注重症和高危人群,即那些老年人,有严重的基础疾病,特别是那些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现在值得担心的是,随着PHEIC的结束,相关疫苗产品的全球消费和投资热情预计将大幅下降。在此背景下,政府、科研单位、疫苗生产商和社会各界仍需持续关注和投资,以进一步减少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对疫苗的犹豫,并从供应端推出更广泛的保护性、安全性和经济负担性疫苗产品。国际组织中国区代表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

“老年人等有风险的人可能需要定期接种疫苗。

仅半年多时间,传播能力和免疫逃逸能力较强的XBB系列变异株就取代了奥密克戎BA.五亚分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主要新冠肺炎流行植物。

一位国内病毒学家告诉《中国商业新闻》,科学界尚未完全明确新冠肺炎的变异特征和趋势,但不排除新冠肺炎疫情将进入“小规模波浪反复流行”模式,新毒株的出现和流行速度可能会继续加快,继续领先于覆盖新毒株的疫苗产品的上市应用速度。

“虽然现有疫苗产品对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效用非常有限,但它们对预防严重疾病和死亡的作用是确定的。在广谱疫苗尚未开发的背景下,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可能需要定期免疫。”病毒学专家说。

一位疫苗行业人士在接受《中国商业新闻》采访时表示,虽然中国老年人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覆盖率明显高于全球整体水平,但在人口基础较大的情况下,中国仍有一定规模的老年人未能完成基本免疫,由于早期抗病毒治疗无法达到,这些人感染后的严重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上述病毒学专家表示:“由于老年人在主动接种疫苗或感染后抗体滴度的下降速度快于其他年龄组,他们面临再次感染的风险可能会缩短到3~6个月。”。

他还表示,根据国内外的一些现有研究,对于绝大多数健康人来说,“二阳”的症状通常较轻,但老年人和其他危险人群并不排除症状加重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总的来说, COVID再感染并不让我们担心。但对于一些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等)来说,症状可能更严重。”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去年7月官网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此外,最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学术文章指出,根据巴西真实世界数据,如果公共卫生防治措施没有及时处理,在“二阳”浪潮中,基于上呼吸道感染的人可能会加速病毒传播,威胁未发生新冠肺炎感染的免疫脆弱人群,进而加剧当地医疗压力。

中国上述国际组织代表认为,在新冠肺炎进入长期防控阶段,政府仍需继续优化老年人疫苗接种政策。一方面,在疫苗安全和质量评价的前提下,继续为老年人和其他关键群体提供定期和免费的疫苗接种服务;另一方面,鼓励在同行评估的期刊上发表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允许及时披露疫苗数据,让更多的人看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疫苗犹豫。

推进多种技术路线疫苗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近日公开表示,为了增强对重点人群的保护效果,下一步应对新冠肺炎感染,还需要开发能覆盖XBB变异毒株的疫苗,包括MRNA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这些疫苗主要针对一些特殊人群,如免疫力低下或其他严重基础病的老年人。

“未来,相关技术路线的疫苗企业无论是灭活疫苗、蛋白质重组还是MRNA疫苗,都不太可能继续扩大原始毒株疫苗产品的再生产,而是通过更新疫苗抗原成分,推动覆盖新流行株的疫苗产品上市。” 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一家全球生物制药公司的内部人士进一步提到。

该公司认为,随着大多数国内人口已经完成了初级疫苗接种,并且至少感染了奥密克戎病毒一次,而且疫苗仍在低水平流行,群体免疫屏障将继续巩固,覆盖主要流行植物的疫苗产品将更受市场青睐。

“但这不是市场选择的唯一因素,各种技术路线的疫苗产品都有市场。该企业表示,根据行业评估,此后新冠肺炎疫苗产品更有可能流入二类苗市场。在这种情况下,MRNA疫苗和多价疫苗的销售价格可能会上涨。考虑到人们加强免疫力的持续需求,以及不同群体的支付能力和消费倾向,各种技术路线的疫苗产品都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州认为,MRNA疫苗具有免疫保护强、施工速度快、生产速度快的优点,在应对新冠肺炎变异方面比其他疫苗具有更多的优势,可以更好地满足高危人群持续定期接种的需求。

“凭借其技术优势,MRNA疫苗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首次上市,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上市的新冠肺炎疫苗。在国内市场,国内MRNA疫苗已经上市,打破了目前国内疫苗市场的格局,对新冠肺炎疫苗等领域采用第一代和第二代疫苗技术的企业构成了一定的挑战。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MRNA疫苗上市。”卢洪州告诉中国商业新闻。

上述国际组织中国代表还认为,病毒载体技术、重组蛋白技术和灭活疫苗平台可以通过更新毒株来推出新流行的疫苗产品。但相比之下,灭活疫苗需要重建库,更新所需的周期较长,而MRNA的优点是生产周期相对较短。

“然而,MRNA疫苗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类型的疫苗。各种技术路线的创新有助于提高研发成功的可能性。此外,技术储备也非常重要。”中国国际组织的代表说。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通过更换抗原来推出覆盖新毒株的疫苗,它们能否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也取决于疫苗的交叉保护和全球可及性。

“从长远来看,广谱疫苗一直是应对不断变化的新冠肺炎的最佳解决方案。否则,疫苗更新和应用速度很可能会落后于病毒变异。”病毒学专家说。

他解释说,世卫组织在更新疫苗抗原成分之前,每年都会预测南北半球的流感优势毒株。人类对新冠肺炎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这也意味着疫苗企业在新毒株流行后开发新疫苗。在该产品从研发、临床试验到上市的过程中,优势毒株可能发生了变化。

行业呼吁加强政府的支持

卢洪州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仍可能出现新的流行高峰,长期以来仍是公共卫生的重要威胁。在当前疫苗和药物无法完全解决新冠肺炎疫情的情况下,未来市场仍需要广谱、高效、诱导长期免疫保护的新冠肺炎疫苗和更有效的广谱药物。

“然而,受PHEIC结束的影响,可以想象,全球新冠肺炎疫苗的需求和投资热情将在短期内大幅下降。虽然这种降温可以看作是新冠肺炎疫苗市场从长期来看回归正常化的正常表现,但如何保证企业在过渡期的生产研发热情,考验政府的智慧。”上述全球生物医学公司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对于新流行植物,“改良版”疫苗,卢洪州建议,借鉴流感疫苗模式,将证明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改变疫苗剂型和生产工艺,只改变少数疫苗抗原序列疫苗产品,采取快速注册审批路线,以更快地应对病毒变异。

许多受访者表示,政府仍需领导广谱高效疫苗研发。

“在政府的支持下,资金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是发挥资源的协调作用。新冠肺炎进入长期管理状态后,如何协调政府、科学和企业的实力,还需要进一步出台详细的方案。”上述病毒专家说。

上述国际组织中国代表提出了三项政策建议:一是通过免疫规划保证疫苗需求,解决企业成功研发的问题;二是与国际先进同行接轨,鼓励和支持创新,为中国疫苗走向国际铺平道路;三是加强监管部门与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合作。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提供疾病监测信息,提示疫苗研发的需要和优先级,并在现实世界中测试疫苗的有效性,以反馈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用于持续评估疫苗的好处和风险。根据流行病学信息,监管部门需要不断更新疫苗应用后的评价。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老年人等风险人群或需定期打疫苗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3.142.219.125,2025-05-06 06:49:54,Processed in 0.02763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