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津区永兴镇人大抓住美国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机遇,在组织驱动、产业驱动、项目撬动、机制驱动上下功夫,为村集体赋能、聚才、培资源、拓道路,促进富裕村变强、一般村变强、薄弱村变好,实现了集体经济的“百花齐放”。
强化组织驱动,注入“驱动力”
永兴镇人大主席团积极探索基层党建与发展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素质。以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为载体,通过导师授课、实地授课、集中测试、党员评价等方式,不断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组织村支部书记3次“挑战书记”,辖区17个党组织带领合作社制定“一社一策”,创造了羊肚菌皮罗、黄庄烘干厂等党组织带领合作社的典型案例;锚定“人才党支部”打造网上本地青年人才,围绕特种兵农民迫切的技能升级需求和土地托管后群众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的“剩余”生产力,采取政企合作的方式开展“定制化”培训,培养大中型旋耕机、联合收割机、无人机、播种机等农技人员34名,为核心梯队注入“驱动力”。
重视产业拉动,唤醒“沉睡资源”
如何让闲置的土地“忙起来”,沉睡的资源“活起来”,各种资金“动起来”?永兴镇人大主席团充分调研,科学把握各村差异和特点,提出了“党委主导,政府搭台,市场拉动,政策扶持,创造条件,以村为主体,村民“唱戏”的总体思路,找准了各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切入点和交汇点, 实施黄庄地区5600亩耕地机械化,曛烟地区8335亩高标准农田机械化。 年产晚熟柑橘10万吨、富硒大米3.5万吨、红心猕猴桃10万公斤等特色;黄庄、曛烟等党支部主导合作社和以土地分红为代表的村企联类型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预计2023年实现9个村(居)集体经济收入230万元以上。
争取项目撬动激活“一池春水”
永兴镇按照党代会、人代会确定的“三区一线一带”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扶持资金的作用,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平台,高标准规划布局黄庄乡村振兴示范区,以产业集群为园区招商引资的主导方向, 并依托示范区的辐射效应,引进了星胶囊项目、江野营基地、中医药科普文化中心、“金黄庄”饮水等项目。 成功申报了智慧农机在山地丘陵、秸秆还田、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等项目的应用场景,形成集群效应,打造“政府+链主+总辐射”的招商平台。拓宽区域布局,不断优化存量,大力培育增量,努力打造一批带动力强的示范村,引领其他村竞相发展,努力形成“遍地开花”的良好势头。同时,通过税收减免、土地优惠安排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形成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的叠加效应,有效增强“输血”功能,继续保障村集体经济的供求关系。
完善机制,促进“发展动力”的增加
永兴镇制定下发了《永兴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指导服务、监督考核。规范村级集体经济资金征收、管理、使用的制度和办法,坚持“四议两公开”,完善村账管理制度,建立集体资产明细账,邀请NPC人大代表监督,为村集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此外,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探索村集体经济分红奖励机制,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您的IP:52.15.154.142,2025-05-06 07:15:38,Processed in 0.03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