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激活乡村治理效率,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典范。
吴韵花间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已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民增收1200多万元。
夏日黑,金手指,阳光玫瑰...
在此期间,璧山区唐琦镇的多个葡萄品种陆续进入采摘季,当地新建的吴韵花间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让市民在采摘之外又多了一种独特的体验。
“从中心城区开车只需要一个小时。除了采摘葡萄,还可以享受农家菜,观赏田园风光,住特色民宿。”上周末,家住江北区石马河街的市民李源对这个四合院式的打卡点赞不绝口。
白天看青山,能看到村子周围的绿水。在唐琦镇西关村与将军村之间的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中,记者看到,白墙黛瓦的房屋掩映其中,山水小品让田野风情跃然眼前,游客们正在体验自然休闲与美丽乡村。
“别看现在这里游人如织,是众所周知的‘打卡点’,但几年前就不一样了。”唐琦镇党委宣传委员、统战委员张春友告诉记者,该镇曾是全国著名的皮鞋生产加工基地,带来了很多环境问题。前几年皮鞋行业逐渐被淘汰,大量村民外出打工,这里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人口流失问题。
2022年10月,璧山区启动建设吴韵花间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
“我们是按照一户一策一院一品一件的思路来建设的。”张春友介绍,该项目包括磨滩大院、向家大院、蒋家坪大院、莲花洞大院,围绕农房质量、院落价值、村落价值、农村产值进行提档升级。
比如莲花洞院,就是四川美院“艺术介入乡村”的基地。艺术家利用剧院、美术馆、图书馆、装置雕塑等。来唤醒这个村庄,并吸引大量游客到这里来喝咖啡、看油菜花、听乡村音乐会、欣赏“肉莲花”和“璧山草龙”等无形表演...以至于之前被忽视的“空壳村”成为网络名人中的“打卡地”。
吴韵花间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的建设,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提升。当地村民成为了环境优美的直接受益者,有了增收致富的机会。
“每到节假日,村里的餐饮住宿业都很忙。”万友将成为将军村的一名村民。除了经营农家乐,她还利用自己在社交直播平台上的众多粉丝,在水果收获季节帮邻居带货。
让游客来了,留下来,口碑传播,这是吴韵花间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建设之初就要考虑的一个重点。于是,“点连成片”的思路就成了一大亮点。在项目核心区,璧山区依托穿境而过的碧背河,建设10公里长的亲水步道,将周边的昆虫王国、高滩瀑布、花仙子园、万亩五彩梯田、莲花洞艺术庭院等重点项目串联起来,形成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帮助农民增收1200多万元。”张春友表示,当地将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学农园、青年艺术屋、莲花洞B&B等项目建设,继续发挥艺术家的长期优势,将艺术与乡村融合在每一个角落,将该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地域特色、怀旧记忆和时代特色的宜居示范窗口。
记者从璧山区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了解到,该区正通过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激活乡村治理效能,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示范。
截至目前,璧山已实现行政村生活垃圾100%有效处理、村(居)组“四好乡道”100%通达率和通畅率、行政村100%通宽带、集镇100% 5G覆盖。(刘汉书)
您的IP:18.218.254.84,2025-05-04 13:21:26,Processed in 0.0389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