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徐先生,我们实验了15楼5层的液体泄漏。初步判断是氨水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并向您报告。”
“有多少泄漏?你有应急预案吗?立即通知身边的老师同学有序退出实验室……”
随着“指示”的出现,华东理工大学实验室师生、安全办公室等相关人员展示了化学品泄漏后有序疏散、个人保护、预警控制、指挥判断、事故处置等应急处置的全过程。
4月15日,华东理工大学联合3M中国有限公司、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在第八届全国安全教育日举行、上海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所在华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纳米材料与工程研究室开展了“现场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
第一次应急演练模拟了氨泄漏场景。来自全国32所大学、3所研究所和12家外国企业研发中心的专家、师生通过视频直播观看了应急演练的实时直播。
“现场应急演练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真实应急反应,从而达到训练的目的。华东理工大学安全环保办公室主任、实验室和设备部副主任徐宏勇表示,演习前没有给学生任何剧本和台词,只是通知演习场景,同时在演习实验室安装不同位置的摄像机记录学生的真实应急响应,以便专家在复习时发表评论。
本次应急演练以“玩中学”、“练中悟”为宗旨,根据实验室现有的实验过程、设备设施和实验室可能出现的实际应急问题,模拟了氨泄漏和未知化学品泄漏两种场景。参加应急演练的两组志愿者,结合培训知识,独立选择个人防护和泄漏应急处理用品,设计并实施应急响应操作。
“虽然在活动前讨论并设计了详细的应急操作步骤,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问题。“当我真的穿上防护服时,我觉得情况非常紧急,导致在操作过程中忽略了一些细节。“引入“独立体验”和“案例教学”模式,帮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安全意识和风险识别响应能力。通过这次活动,参加演练的志愿者们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