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2023年宁夏水利厅分配河套灌区引黄用水指标31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77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5-18 06:15:58

2023年黄河流域转入枯水年,可能出现连续枯水年或特枯水年,水量调度形势严峻。

宁夏许多水利部门最近发布了一封公开信,水利部发布了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黄河供水分配和非汛期水调度计划通知,通知2022年7月至10月黄河流域总来水196.26亿立方米,同期平均水平低于28%。据水文部门长期径流预测,2022年11月至2023年6月,黄河流域主要来水区总来水量为168.71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均值较低9%。通知指出,2018-2021年黄河流域经历了连续四个丰水年,但今年黄河流域已转入枯水年,可能出现连续枯水年或特枯水年。2023年,宁夏黄河干流引水量60.569亿立方米,比去年同期少11.5%。


【资料图】

其中,2023年,宁夏水利厅分配吴忠市红寺堡区黄河取水2.425亿立方米,比2022年减少10%。红寺堡区水务局提醒农民充分了解缺水情况,积极采取对策,严格控制总量,定额管理,量水,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在上述背景下,缺水将是困扰灌区有序灌溉的主要问题。

宁夏秦汉渠管理处公开信提到,我区黄河可耗水量为38.64亿m3,比去年同期少7%,生态用水不再单独分配;引水量为60.57亿m3,比去年同期少11.5%。2023年,我处干渠引水指标分配7.13亿m3(不含盐环),比去年指标少1.29亿m3,比去年实际引水少0.17亿m3。各县(市、区)干渠直开口用水指标6.12亿m3,比去年用水指标少0.91亿m3,比去年实际用水少0.27亿m3,其中灵武市用水指标比去年实际用水少0.29亿m3。

公开信指出,根据引用水指标和天气条件,今年的抗旱保灌任务非常艰巨。要做好“抗大旱、抗长旱”的准备,始终“落实” “干”贯穿全年供水服务工作,坚决打好“四水四定”主动战、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深度用水权改革攻坚战,全力保障灌区106万亩农田灌溉和各业用水。

秦汉渠管理办公室还建议,各用水单位和用水户应根据当地分配的水量,合理规划作物种植面积,尽量种植耐旱作物,减少高耗水作物,避免灌溉不及时造成干旱,影响粮食产量。同时,严禁在禁止稻区、高口高地和干支渠中种植水稻等高耗水作物。

此外,宁夏四分之三的土地面积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东、西、北三面环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宁夏浅层地下水供应单一,沿黄色重要湖泊湿地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水供应主要依靠黄河水供应。

对此,宁夏水利调度中心表示,将认真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加强生态水管理,确保重点河流湿地生态流量达到规定的指标和保证率,考虑生态水,科学制定水调度计划,完善河流湿地生态水管理计划,严格实施水管制,坚决杜绝随机扩大水、人工水景观黄河水行为,真正发挥水生态效益。

黄河来水少的不利局面也影响到内蒙古。

近日,随着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北总干渠进水闸、沈乌干渠进水闸、南岸干渠进水闸的开启和放水,内蒙古河套灌区和南岸灌区的夏季灌溉工作全面展开。

今年,黄委、自治区水利厅分配河套灌区引黄用水指标31.5亿立方米,其中夏灌9.29亿立方米(3-6月)秋灌(7~9月13.31亿立方米,秋浇(100)~11月)8.9亿立方米。近三年来,河套灌区夏季灌溉需水量为18-19亿立方米,与分配指标水量相差8-9亿立方米。夏季灌溉需水量缺口巨大,用水形势严峻。

“今年黄河已进入枯水年,上游供水严重不足。”河流灌溉中心总工程师、供排水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苏晓飞要求各供水与当地政府积极合作,加强基层水管理,逐步细化水指标,严格执行“总控制、定额管理、水广播、供水”的供水调度原则。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2023年宁夏水利厅分配河套灌区引黄用水指标31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3.37.9,2025-08-24 22:50:06,Processed in 0.22278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