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第一所理工类大学西宁大学为全国部分高校招收了51名硕士生。
(相关资料图)
4月1日,青海省教育厅、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联合发布《西宁大学(筹)2023年紧缺专业校园引进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承担西宁大学多所学院孵化工作。据国内部分高校招聘2023届硕士毕业生51人,2021年、2022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可纳入本次招聘范围。
公告称,在西宁大学筹备期间,在青海省教育部的指导下,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以下简称“相关大学”)协助部分学科和专职教师的建设。根据《青海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办法》、《青海省校园人才引进办法(试行)》、《西宁大学筹备阶段人才工作计划》、《西宁大学筹备期间学院孵化工作计划》等文件精神,组织实施2023年西宁大学(筹备)专业校园人才短缺。
招聘岗位包括大气科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经济、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与交通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金融技术等专业专职教师。招聘条件要求专业与招聘岗位设置专业一致,2023年7月31日前取得专业学位证书,年龄不得超过30岁。
在待遇方面,《公告》称,引进人才正式入职后,享受青海省高校在职职工福利待遇。按照“先入职后考核”的原则,人才引进专项待遇入选青海省“昆仑人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西宁大学专项拔尖人才,可享受《西宁大学人才引进专项措施(暂行)》(青年教育人才〔2021〕18)规定的相应人才水平待遇。具体为:
顶尖类别(博士生)。安置费:A级80万元,B级70万元,C级60万元,D级50万元。自然科学提供200万元的专项研究资金,哲学和社会科学提供100万元的专项研究资金。具有高级职称的,在聘用岗位时倾斜,并按聘用岗位支付工资;无高级职称的,按学校所在地事业单位的7级专业技术岗位享受工资。
顶尖的第二类(缺乏专业硕士学位)。安置费:A级40万元,B级30万元,C级20万元,D级10万元。自然科学提供10万元的专项研究资金,哲学和社会科学提供5万元的专项研究资金。按学校所在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10级职位享受工资待遇。
西宁大学是青海省政府正在筹备的全日制公共应用研究型科技大学,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4月4日,青海省委书记陈刚赴西宁大学调研。
据《青海日报》报道,陈刚走进在建的西宁大学智能学术中心和教师公寓,检查施工进度,询问安全管理情况。他指出,西宁大学的筹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针对时间节点,倒置工期任务,完善水路等配套设施,确保项目按时安全高质量完成。
陈刚在深入了解学校定位、学科设置、教师招聘等情况后,强调西宁大学的筹建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学校建设汇集了国家和省内外的资源和力量。现在是学校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大学的规模不在于建筑,而在于大师。要加强人才引进,加强学科领导和骨干教师建设,夯实办学基础,以对历史和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建设西宁大学。
此外,据西宁大学建设第八局称,西宁大学项目位于西宁北海湖大道西生物园区,占地1640多亩,总建筑面积34.86万平方米,将成为应用研究科技大学,将填补青海科技大学的空白,进一步优化青海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提高青海高等教育水平,大大缓解区域高等教育资源短缺。目前,学校30栋单体建筑已封顶,主体工程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