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图片)
北京,中新社,4月15日(记者) 根据徐静15日发布的《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北京野生动物种类608种,其中鸟类515种。目前,北京已形成以自然保护区、植物园、动物园、种质资源示范库为主体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系统,由各种公园、绿地、林地、湿地等栖息地补充。
15日,北京市第41届“爱鸟周”启动仪式举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发布了《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和《北京观鸟地图(2023)》。
今年“爱鸟周”宣传活动的主题是“加强对鸟类和栖息地的保护,促进生物多样性之都的建设”。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与《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相比,《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中收录的野生动物种类从596种增加到608种,其中鸟类达到515种。新增的12种是鸟类,包括灰冠、紫背、黑胸等。野生动物爱好者在野外观察这些鸟类时发现,经专家鉴定后确认为北京新记录物种。
近年来,北京不断增加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建设,同时加强了对野生动物的保护。目前,该市有近100种鸟类,北京已成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北京继续开展生态系统修复工作,不断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提高山区森林质量,建设大型生态板块,恢复湿地生态系统。两轮100万亩造林项目,将平原地区的大片森林融入森林和海洋,开辟野生动物迁移通道。
经过恢复和建设,北京湿地面积已达6.21万公顷,为北京近50%的植物和76%的野生动物提供了生长栖息地环境。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景区等79个各级自然保护区的建成,有效保护了全市90%以上的国家和地方重点野生动物和栖息地。
活动还发布了《北京观鸟地图(2023)》,推出了北海公园、房山十渡等45个鸟类资源丰富的观鸟点,为观鸟和拍鸟爱好者提供指导。(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