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中国移动研究院携算力网络创新成果亮相中国算力大会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48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8-31 05:13:04

近日,以“引领行业新趋势,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3中国计算大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中国移动研究院呈现了计算力网络整体、计算力网格连接、新型智能计算、多样计算力、计算网络融合、计算网络大脑等七大展览项目,向业界展示了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的中国移动计算网络最新实践进展。

中国移动计算网络展区受央视新闻联播关注。

中国移动研究院携算力网络创新成果亮相中国算力大会

中国移动计算网络展区整体展示项目介绍了中国移动计算网络在宁夏的核心理念、整体进展和最新实践。两年来,中国移动不断探索创新,在计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原创技术引导、创新应用服务、产业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重点打造NICC新型智能计算中心和“百川”计算力并网两大计算力高峰,建立宁夏西部首个通过“AIGC可信认证”的新型智能计算中心,成功推动计算力网络成为业内广泛共识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领域。

“百川”计算力并网展示项目介绍,中国移动依托CFITI实验网,联合产学研各界合作伙伴,攻关计算力并网关键技术,实现中国计算力电网与信息高铁的并网互联,建设国家计算力网络科学装置;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发布了《计算力并网白皮书》,系统阐述了计算力并网的核心理念、商业模式、技术架构和实践案例,加速“百川”并网产业生态建设,助力实现“一点接入,即时接入”的普惠计算服务。

中国移动研究院携算力网络创新成果亮相中国算力大会

“百川”计算力并网新型智能计算展介绍,中国移动以新型智能计算为核心,打造计算力巅峰,构建NICC新型智能计算中心技术体系,布局全调度以太网GSE、高速互联计算总线、计算力原生CNAM等创新技术,从互联、计算效率、存储、平台、节能五大领域全面升级,打造标准统一、技术领先、软硬协同、兼容开放的智能计算基地。

多样性计算能力展览介绍了中国移动在推动多样性计算能力发展方面的进展和成果。充分发挥“链长”作用,中国移动牵头成立了CCSA TC622多元化计算产业与标准推进委员会,打造多元化计算发展协同平台。搭建芯巢多样性计算力孵化平台,促进研究,推动多样性计算力产业繁荣。目前,超过80.4万台多样化计算服务器已投产,计算能力规模达到9.4Eflops..

计算网络融合展介绍了面向计算网络的新型基础网络,包括中国移动400G系统级创新驱动的全光骨干网,实现了从100G到400G的代际演进,创下了5616km的长距离传输世界纪录;同时展示了基于空心光纤的高速光传输系统等颠覆性的先进技术。并展示了针对用户计算场景联合开发的新一代SD-WAN(智慧广域网)产品。

计算机网络集成展览会介绍了计算机路由技术和数据快递技术体系的最新进展。“计算路由”是计算网络目标阶段“计算网络一体化”的核心原创技术。中国移动牵头的“计算路由”工作组(CATS)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ETF)的成功获批,标志着“计算网络一体化”原有技术体系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数据快车技术体系是基于广域RDMA、空闲带宽聚合、网络级数据加密等的创新技术。,实现了“高吞吐量”、“高灵活性”、“高安全性”、“低延迟”网络基础的创建,为实现高效、安全、经济的数据快递业务提供了技术保障。

计算机网络智能的展示介绍了在通用大模型微调的基础上开发并应用于计算机网络业务场景的计算机网络智能模型,以及以计算机网络智能模型为核心构建的计算机网络智能,从而打造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入口”和输出执行层,实现计算能力、网络和人工智能能力的整体统一调度和开放服务,完成智能需求分析, 计算机网络智能业务的方案设计、业务开通、端到端优化保障,实现计算机网络智能的全流程、大闭环智能。

中国移动研究院携算力网络创新成果亮相中国算力大会

为了引领未来展区,中国移动将继续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进一步深化与各方的产学研合作,共同加快计算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推动计算网络创新技术的成熟,共同促进产业生态的繁荣发展。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中国移动研究院携算力网络创新成果亮相中国算力大会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3.37.9,2025-08-24 00:42:12,Processed in 0.30767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