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总部位于深圳的民营企业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迎来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的发展离不开深圳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商业环境的沃土。”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说。
深圳被称为“创新之城”,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GDP同比增长6.3%,其中民营经济约占深圳GDP的60%,是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
位于深圳的伟光生物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蛋白质(多肽)分离纯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深圳是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政府各方面支持力度很大。深圳税务部门坚持送政策、送服务上门,及时建议我们享受退税、R&D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套餐,第一时间建议企业享受税收红利。”伟光生物董事长张展说。
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获悉,深圳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万余家,专做新颖性的国家级“小巨人”企业443家,年均研发支出3339.19万元,R&D强度7.6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深圳每年有近22000名纳税人享受R&D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对“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认识在深圳不断深化,从“企业不找市长找市场”到政府“我给企业找市场”。今年以来,深圳政府部门积极支持民营企业“补链”需求,助推“跨界”供给,坚定发展预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万名干部帮企业”、“我为企业找市场”等行动。
在深圳市坪山区,深圳市尚水智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华美兴泰科技有限公司相距仅10分钟车程,但彼此并无业务往来。平山工信局主要负责人在调研时了解到,上水智能主营储能产品,华美兴泰从事智能装备制造。双方合作点很多,然后主动撮合两家公司实现精准匹配,达成1亿元合作。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余锡泉表示,“我为企业找市场”活动针对需求萎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的三重压力,从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入手,为制造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创造新空间、提供新平台、创造新路径。
8月中旬,深圳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从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合法权益、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加强企业融资支持等方面,提出20条精准有力的措施,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去年,深圳先后出台了帮助企业脱困、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联合生产促消费、工业稳增长提质量、促进经济稳增长等5个“30条”系列政策,为各类经营主体减负1596亿元。
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胡说,深圳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目前,深圳已逐步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企业服务机制,多项惠企政策正在稳步实施。
多年来,深圳坚持把营商环境改革作为“一号改革工程”。2019年,深圳设立“企业家日”。深圳以“企业家日”为依托,将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参加的“深圳企业家座谈会”作为固定的制度安排,搭建政企高层沟通协商平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深圳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勇说,深圳有近240万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深圳加快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力量。今年,深圳计划出台并实施营商环境6.0版改革政策,以各类经营主体需求为导向,对照营商环境评价最新标准,全面推进新一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