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田间技术指导图片,田间技术指导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52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8-31 05:42:06

◎本报记者王言彬

8月20日,在泗水县庞海波种植专业合作社鲜食红薯生产基地,特约科技记者庞海波正忙着指导农民将刚收获的红薯分拣、装箱、发往全国各地。

这些看似普通的红薯,其实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发的优质鲜食品种。这些红薯经过烘焙或烹饪后,口感会变得软糯香甜,得到食客的认可。

乡村振兴离不开本土人才。

庞海波种植脱毒甘薯经验丰富,种植技术精湛。泗水县圣水峪镇依托他的技术,在泗水成立了庞海波种植合作社。当地群众对这个平台寄予厚望——合作社近300亩的土地面积,贡献了泗水县90%以上的鲜红薯苗。仅一株红薯苗就能实现营收近3000万元,年利润300多万元。

“庞海波是育苗、种红薯、闯市场的能手。”这句话一传十,十传百,当地群众找到了榜样,愿意跟着庞海波走,共同富裕的路越走越宽。

当地政府也愿意推动庞海波在更大的平台上发挥作用。今年,庞海波所在的圣水峪镇推荐他参加了泗水县科技局组织的科技特派员评审,并通过了报名确认。从此,他有了新的使命——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培养周边的乡村人才,吸引更多的种植能手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来。

庞海波是泗水县科技特派员队伍中的新人和专家,也是这个县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缩影。

近年来,泗水县聚焦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坚持人才下沉、科技进村,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先后推荐、评定了27名种植、养殖、畜牧、水果等领域的“田秀才”和“乡土专家”,纳入“乡土专家”队伍,推动人才进村、入户、到田,植入人才、技术、科技创新。

离圣水峪镇不远的花村镇也有一位知名的科技特派员。

张是一个80后家庭农场的负责人。他新开的家庭农场在花村镇小黄沟村流转了500亩土地,露天种植草莓出口。在GLOBAL GAP的引导下,实现了“良种、良法、良田”的良性农业循环。

2022年,张被选为“地方专家”科技特派员。从那以后,他更有动力了。张采取“自有基地带动示范+分公司+农户集中种植经营”的种植体系,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建立合作基地600多亩,带动了一批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共同发展,先后培训了以游继强为主的10多位农户,人均年收入20多万元。

“农村发展需要聚集科技力量。作为一名农村科技特派员,我将拓展农业农村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领域。按照出口基地的要求和标准,我计划五年内在花村镇再开发5000亩标准化合作基地,力争把花村镇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露天草莓标准化产业园。”这句话是张从事科技特派员工作一年多来的感受。

张向科技日报记者透露,他有一个心愿:希望有越来越多的泗水年轻人回到家乡,成为田间地头的梦想家。他们将共同用科技、创新、青春,绘制农村共同富裕的画卷。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田间技术指导图片,田间技术指导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3.37.9,2025-08-24 04:56:04,Processed in 0.24124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