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竞争到合作,曾经各自为政的即时配送平台因为美团外卖走到了一起。
8月28日,美团外卖宣布继续加强即时配送的合作生态建设,与顺丰同城、闪送、UU跑腿达成合作。同时,美团外卖会为合作订单提供相关保障服务。
美团马葭即时配送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第二十条,多次提到即时零售、24小时生活圈等新型消费业态。随着新消费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其基础设施的实时物流也在以更快的速度加快消费进度。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万物回家”不再是梦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衣食住行方面依赖互联网。“线上下单+线下即时配送”的即时零售已经成为新的购物时代潮流,也给传统零售业带来了变革。
在此背景下,美团外卖宣布继续加强即时配送的合作生态建设。美团外卖在声明中表示,将继续与更多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构建即时配送企业、外卖商家、消费者共赢、繁荣、发展的新格局。
事实上,美团外卖在2015年就开始建立自己的配送生态。为什么这次要加大即时配送的生态建设?易观高级分析师杨旭指出,目前美团的业务分为餐饮外卖、到达和酒旅、新业务三部分,其中到达业务包括酒店、门票和旅行预订,新业务包括美团优选、美团买菜和美团闪购。“这三个领域的非餐饮零售业务需要非常强大和灵活的运输能力来交付。”
杨旭指出,美团和第三方配送的合作,并没有具体说明是和外卖业务还是其他业务。但据其推测,美团更有可能是想加强新业务即时配送的合作生态。
她进一步解释说,从财报中可以看出,美团的非餐饮订单一直在上升,非餐饮品类如药品、电池等非常强调时效,而美团在餐饮期间的产能配送比较紧张,与第三方配送平台合作可以弥补这部分的产能不足。“第三方平台本来就没有这个订单。如果他们的产能闲置,可以满足这个需求。美团把订单交给第三方平台,平台会把各种运力分配给商家。”
中华全国M&A协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永光认为,合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包括人员、车辆、技术等,从而提高整体配送效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即时配送需求。
合作给双方带来了什么?
美团外卖于2013年上线。它原本是美团点评旗下的一个业务,后来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牌。美团外卖通过线上平台和即时配送网络,为消费者提供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多种配送服务。
2015年,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地位。2016年,美团外卖开始尝试进入外卖O2O市场。2018年,美团外卖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推出更多新业务。在配送方面,美团外卖也在不断创新,推出多种配送方式,和行业其他参与者一样,不断提升配送效率和体验。
配送效率作为外卖平台的核心竞争因素,对平台的产能、成本、业绩压力都有很大的考验。近年来,美团正在不断提高配送效率,希望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今年7月,美团外卖推出“15分钟提速”服务页面,仅在部分时段部分商圈试水,承诺超时每分钟补偿2元。
美团与顺丰城市、闪送、UU跑腿的合作能否有效提升效率?双方能从合作中获得什么?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表示,合作可以整合各类企业的资源,实现互利共赢。比如美团外卖可以利用其他企业的配送网络和专业的物流经验,提高配送速度和服务质量;合作企业也可以通过与美团外卖的合作获得更多配送订单和商机。
在杨旭看来,同城配送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规模经济提高效率。目前整个行业的订单量越来越大,带动了即时快递行业的活跃度和丰富度。目前美团和几家企业联合,相当于在一个生态中互相加入,互相帮助,更高效地协调组织运力和用户需求的匹配,可以缓解双方业务的一些压力。
但是合作的可能性可能会有很多困难。在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看来,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包括协调各方利益、建立合作模式和制度的一致性、确保订单的及时交付、解决可能出现的纠纷和问题等。此外,不同企业的运营规模、服务标准、数据合规性可能存在差异,需要通过协商合作解决。
即时配送是在走向竞争与合作吗?
从上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线上新零售成为拉动消费升温的重要抓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网上零售额7.16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6.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6.6%。
此外,在“20条”扩大消费政策中,再次提到要加强数字消费,发展即时零售、智慧门店等新零售业态。可见,传统消费模式的数字化融合将迎来快速增长。在拥抱数字化的过程中,无论是零售行业还是本地生活行业都在发生变化。
近年来,平台包括Tik Tok、汽车快信、微信、拼多多等纷纷进入本地生活领域,开始了到家、店中店等相关业务,而线下中小商家、大型超市也在尝试在本地生活业务中寻找更好的模式和商机。
作为当地生活的一部分,分配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今天,中国72%左右的零消费都是线下完成的,这意味着对于一个30万亿的大市场,单纯依靠自营配送显然是不行的。而且艾瑞咨询有测算,到2026年,即时快递行业订单规模将达到957.8亿,如果以5-6元计算,行业收入规模可达万亿。
这些都为产业竞争走向竞合创造了前提。这种多方合作会给行业带来什么影响?梁认为,合作可以进一步促进即时快递行业的发展和规范,提高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未来快递行业的趋势可能是更多的企业合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配送效率,探索更加标准化、规模化的发展路径。同时也可能存在激烈的竞争,这需要不同的公司通过不同的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降本增效成为所有互联网厂商关注的焦点。杨旭认为,这次合作释放了一个很好的信息,意味着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找到了自己的模式,所以更倾向于一起合作,看能不能得到更好的结果。
“大家都愿意开放自己的生态,而不是各自为战。”杨旭认为,这种开放合作、运力协同分配以分摊成本的合作模式,或许能有效帮助企业增加一些边际效应和规模效应,让企业在面对未来困境时能更加从容。
杨旭表示,企业未来是否要接入第三方配送平台,要看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如果企业有即时配送的需求,但没有自己的运力系统,自建运力系统成本又相当高,可能需要与第三方配送平台合作。“对于第三方平台来说,单靠竞争很难生存,也很难扩大边际效应。所以都想和一些优势的商家和平台合作,未来的趋势会越来越是合作,而不是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