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日本坚持开始向海中排放核污染水以示抗议。对于太平洋中部的马绍尔群岛来说,“历史悲剧正在重演”。
二战后,美国将马绍尔群岛作为其海外核试验地之一,给马绍尔群岛留下了巨大创伤,遗留问题至今未得到合理补偿。而77年后,日本强行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无疑是马绍尔群岛的又一场噩梦。
▲太平洋岛民抗议日本核污染。据新华社报道,1946年7月,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西北部平坦开阔的比基尼环礁进行了代号为“十字路口”的核试验;到1958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和埃尼威托克环礁总共进行了67次核试验。
如今,美国核试验结束多年后,科学家在马绍尔群岛附近研究乌龟和海龟壳时,发现它们受到了核污染。8月22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附属刊物《PNAS·奈克斯》上的一篇论文说,对核试验场的海龟、陆龟和海龟体内的“人造铀”进行了调查,发现1978年在马绍尔群岛埃尼威托克环礁采集的一只海龟受到了铀的污染,人造放射性核素在龟壳的鳞片中积累。
核试验结束大约20年后
当地一只龟壳被核污染。
据悉,这只海龟于1978年从埃尼威托克环礁被收集时,距离那里的核试验结束已经过去了大约20年。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前一年(1977年)美国进行的核污染清理活动有关,或者是清理激起了被污染的沉积物,但也可能是泻湖中残留的污染造成的。
该论文指出,可能的污染源包括摄入受污染的藻类或其他沉积物。研究人员写道,由于钚-239和钚-240、铯-137和锶-90等人造放射性核素也会在各种生物组织中积累,因此未来将进一步研究珊瑚和鲨鱼等海洋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的组织中是否存在“人造核输入”。
据悉,当年美国在马绍尔群岛进行的核试验中,仅1954年3月的“布拉沃”核试验,核泄漏造成的污染面积就超过1.1万平方公里,放射性粒子扩散到160公里以外,远至印度、日本和欧美部分地区。统计结果显示,比基尼环礁及其周边地区至少有42个原有的本地生物物种已经消失,其中28个已经灭绝。
科学家指出,大多数放射性物质落到环礁表面,渗入土壤多年。人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日三餐吃岛上生产的食物,比如高放射性元素的椰子汁。在核试验期间怀孕的女性痛苦很大,她们的孩子患先天性畸形或罕见先天性癌症的几率更高。
此外,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核素长期被马绍尔人摄入体内,对他们的民族基因造成了严重损害。早期,除了比基尼环礁和埃尼威托克环礁,其他地区的很多人并没有因为核辐射而出现不良反应,但几年后,他们的很多孩子和成年人相继出现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症状,有的甚至恶变。
不仅如此,后来在知道核污染严重超标的情况下,美国告知马绍尔人,他们原来的居住地“不再有放射性威胁,可以恢复正常居住”,这直接导致回到“故土”的马绍尔人暴露在重度核污染和超标辐射中长达10多年,最终导致大规模的皮肤变色和脱发,其中很多人甚至患上了癌症等严重疾病。
“癌症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马绍尔群岛国家核委员会工作人员阿尔森·卡伦(Ahlsen Karen)说。
当地居民:
我不相信“把核污染的水排放到海里是安全的”
日本最近开始将福岛核电站“经过处理”的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并计划继续排放至少30年。
2011年,福岛第一核电站1-3号机组堆芯熔化,放射性水溢入太平洋。两年半后,美国加州附近海域检测到辐射。在随后的10年里,日本建造了1000多个水箱,储存了100多万吨来自福岛的水:雨水、地下水和泵入设施中冷却受损反应堆的“水”。
▲核污染水储罐一些科学家担心,人类对这种废水的潜在长期影响知之甚少。对很多太平洋原住民来说,这是“历史的重演”。阿尔森·卡伦(Ahlsen Karen)说,他不相信任何人说的“把核污染水排放到海里是安全的”。
居住在斐济苏瓦的马绍尔人丹尼迪·劳孔(Danidi Laokong)表示,日本决定将太平洋作为核废料的倾倒场。她“感到无助”,只能默默写一首关于“一只乌龟在满月下产卵,却发现它们不能孵化”的诗:“满月之下/我看到雨滴/蓝色的水/一座岛屿悲伤/寂静...有人喃喃自语/为什么乌龟会哭/它们会哭/。
▲在斐济首都苏瓦,市民走上街头抗议日本向海中排放核污染水。红星新闻记者邓。
编辑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