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召开8月例行新闻通气会。红星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成都大运会基本实现了全程碳中和,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体育赛事。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冉雄表示,成都大运会期间,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要承担环境质量保障和推广绿色低碳运动会的相关工作。从最终效果来看,基本实现了成都大运会全程碳中和。
“成都大运会在筹备、举办和赛后全过程的碳排放量约37万吨,全部被国家碳减排认证、林业碳汇和‘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抵消,减少碳排放约2.6万吨,成为西部地区首个实现碳中和的体育赛事。”唐然雄说,此外,成都大运会期间,全市空气质量全部优良,PM2.5日浓度全部优良。第69届大运会的重点是确保优良的水质。
成都打好污染攻坚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各项防治措施。成都以源头管理为重点,坚持移动源、工业源“小切口”管理,促进“四大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重点产业发展,落地绿色低碳产业基金50亿元;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坚持“散乱污”工业企业动态清零。
此外,成都着力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制定实施50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持续开展“春防雾霾、夏防臭氧”攻坚战;坚持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三水共治”,使全市地表水优良比例由75.5%提高到100%,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达到20年来最好水平;制定实施《成都市2023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和《重点监管单位名单》并向社会公布;扎实推进固体危险废物处理,加快医疗废物暂存点和物联网点建设,狠抓重金属减排,完成12个超标地块的风险控制或修复治理。
据了解,今年以来,截至8月20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4天,优良率75.0%,无重度污染天数。PM2.5深度为38微克/立方米,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综合指数排名第90位,同比上升28位;全市114个地表水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114个,占100%,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为100%;城市土壤环境和辐射安全稳定。
红星新闻记者杜玉泉颜晓峰
编辑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