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手机科技周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创发展大会于8月30日举行。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在会上表示,中国移动将为推动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做出更大贡献。
高同庆阐述了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三点认识。一是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支点;二是呈现三大新兴发展趋势,计算力成为关键生产力,通用智能成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未来网络功能会扩展,领域会拓展,各种技术会融合。第三,立足点是“产业”,重点是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的有机融合。“创新”是基础,“链条”是核心。
为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移动在计算网络、人工智能、6G、大数据、安全、台湾能力等六大领域进行了规划和布局。
一、计算力网络方面,2021年,首次提出计算力网络的概念。经过两年的创新实践,已经深入人心。未来将围绕智能计算系统、计算网络大脑、创新应用、前沿技术、集成生态五大重点,进一步推动产业生态的发展壮大。
二是人工智能方面,构建了具有运营商特色和370+ AI能力的九天人工智能平台,发布了政务和客服两个行业模型。接下来,要帮助建设强大的“国有人工智能平台”,实现大模型、数据集、智能计算中心、平台、应用的技术创新和智能运营。
第三,在6G方面,从标准、技术、产业三个方面推进5G-A、6G,推动形成全球统一标准,聚焦新型网络架构、通感、天地一体化、网络智能、无源IOT等重点方向,提前布局6G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
第四,在大数据方面,围绕建设两大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提供统一可信的数据空间,突破N大核心技术,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链,让优质数据要素“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第五,在安全方面,中国移动将围绕内在安全、内生安全、系统安全三个方面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
六是中层能力方面,汇聚了AI、大数据、区块链、安全认证等900多项优质能力。下一步是将中层能力打造成为产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能力供给“资源库”和融合创新的“试验田”。信息服务的梦工厂。
两年来,中国移动以“彩虹桥”平台和政策“百宝箱”为基础,运用链式思维、共谋需求、联合组队、共创机制,探索出四种切实可行的产业合作模式和四个投资合作标杆案例。
在产业合作模式方面,一是打造“1+N+1”模式。将传统的串行R&D模式改为并行,组建中国移动+N家整机厂商+1家芯片厂商的攻关。供需双方深度合作,框架和指标一起确定。走精打细算的定制路线,一次性满足N家公司的需求,大大提高了攻关的产业效果。二是探索“1+1,N点联动”的新模式。通过两家央企的“总对总”合作,双方以前围绕N个点的合作变成了端到端的系统合作,各个领域都是联动共享的。三是创新“以N带1”的模式。针对一些前沿技术存在的技术路线不清晰、产业链长、涉及企业多、应用前景不确定等问题,中国移动坚持需求导向,以典型场景为牵引,汇聚技术路线,推动材料、设计、制造、软件、整机集成、应用场景等N个环节的技术和产业成熟。四是采用“N进1”模式。针对通用人工智能面临的高投入、高门槛、长周期等挑战,我们与多家央企合作,来自N家企业,形成合力,实现联合创新和攻与用。
在投资合作方面,在联合创新方面,与启明星辰发布“移动云|星辰安全”品牌和super SIM安全网关产品,共同创造网络安全技术新高;联合拓展方面,与大华股份共建视频物联网、智能家居一体化解决方案,共同为对方拓展市场;在资源共享方面,与芒果TV合作推出动感地带芒果卡,成为市场上唯一一款信息服务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产品。内部使用,探索投采合作机制,共同突破WIFI6芯片问题。
高同庆表示,中国移动愿携手产业链伙伴,为支持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中国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您的IP:10.2.73.106,2025-07-27 09:06:32,Processed in 0.241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