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里行间
方形木鱼
今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56颗北斗导航卫星。从0到1,从1到56,56颗北斗卫星,就像56个民族,闪耀在星空中。
从仰望北斗到发明新浪,从新浪到指南针,古老的航海手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时间来到20世纪,从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美国的GPS定位系统,先进的导航技术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国也开始探索北斗导航系统的建设。
北斗导航系统建设的历程是怎样的?北斗精神是什么?打开“中国科技之路”系列“北斗导航”,相信你会找到答案。
在开篇《北斗之路发展概述》中,“共和国勋章”、“两弹一星”获得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说:“在我经历的航天任务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确实是最复杂的。”2020年7月31日,孙家栋坐着轮椅出席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仪式。就连一辈子和卫星打交道的百岁老人都承认北斗导航系统的复杂性,可想而知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难度。
为什么有时候路在北方,手机导航却把我们引向南方?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定位不准。北斗导航系统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北斗导航系统无法像美国GPS那样在全球建立监测站网,又如何达到世界一流的服务能力?北斗导航系统有多好?这是本书第二篇重点讨论的问题。第二章用八章的篇幅告诉读者什么是“中国北斗,世界北斗,一流北斗”。目前,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全球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很难想象,仅位置服务的日均使用次数就超过3600亿次。
本书第三部分题为《时空服务赋能未来》。未来已经来临,梦想不止于此。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北斗导航系统的发展一直在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北斗导航系统的未来值得期待。
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内容有趣、翔实、有用,文笔扎实,讲解深入浅出,数据详实,有理论、有案例、有故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认识和使用北斗导航系统。既然是《中国科技之路》系列,怎么能少了科技感呢?作为北斗导航系统科普领域的第一本整合媒体书籍,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轻松获取原版音视频资料,全方位、立体化了解书中知识点。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心血和殷切期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北斗导航系统,了解中国的航天事业,了解最先进的技术,在心里种下一颗强国的种子。
正如孙家栋院士在本书序言中所说:“仰望星空,北斗一亮。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影响深远。”
您的IP:10.2.73.106,2025-07-27 16:14:57,Processed in 0.0271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