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代骂的店铺,代骂人服务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77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9-01 14:45:52

“你怎么不接电话啊,你个大×××”“你个×××啊,你个×××啊,你个××啊,你个××啊,你个××啊,你个××啊,你个××啊,你个××啊,你个××啊,你个××啊

这是记者最近在网上花50元买的一个“代骂服务”,对方按照记者提供的手机号码打电话辱骂。之后,把这段辱骂的音频发给记者,找个工作。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代购服务”大量存在于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一些职业“骂人”通过替换关键词、使用晦涩难懂的词、网络上的谐音词等方式逃避平台监管。

对此,有律师认为,网络“代骂”是网络暴力的一种形式。与其他形式的网络暴力相比,“代骂”的对象明确,主观恶意,侮辱性更强,自然对受害者造成更大的伤害,污染网络环境。应当依法整改。

一个

用谐音码逃避监管

据记者调查,在电商平台上很难找到提供“代骂”的商家,但使用“帮忙做事”等关键词可以找到相关商家。产品词条和海报对其的描述是“解除焦虑”、“匿名求助”、“安全保密、专业高效”、“24小时在线服务”等等。

记者在产品点评中看到,客户找“代骂服务”的原因也是五花八门,有感情纠葛,有人际冲突,甚至有游戏中的摩擦。这类商品的好评率很高,留言大多是“尽职尽责”、“好骂”、“效率高、口臭”之类的。

记者咨询相关店铺发现,“代骂服务”的价格与服务提供方式有关,价格并不相同。一家店铺发给记者的“代理经营价目表”显示:

短信价格为“3小时20元,1天40元,每月150元,每分钟60左右”;电话价格为“2小时30元,1天80元,每月180元,每分钟3到6个”;短信加电话套餐价格为“3小时40元,1天90元,24小时280元”。

据该店客服介绍,其短信、电话代发操作均为轰炸效果类型,不接受定制内容。只要对方接听,电话就会挂断。商家还向记者保证“会及时删除购买和聊天记录,不会查到出处。电话号码都是海外的。”同时,商家还告诉记者,使用的是第三方通讯平台,发送敏感信息几秒钟后,消息立即被撤回。

另一家店的客服先问记者为什么买“代骂服务”。记者以“感情纠葛”回复后,客服询问了被骂者的年龄、职业等详细情况。在得到记者“我只是想出口气”的要求后,客服表示,“‘代玉服务’的价格是50元。如果直接打通,可以给你录屏,直到对方挂掉。”记者付款后,文章开头的一幕出现了。

此外,二手交易平台上还有“代购服务”。比如某二手交易平台商家提供的服务是:文字版的价格是3分钟10元,5分钟20元,10分钟30元,3分钟40元,5分钟50元,保证句子不重复;电话“代骂服务”会在文字版的基础上增加5元费用。

“可以选择骂不骂,一般都用它,有的客户要求不带脏字。”该商家告诉记者。

除了“代骂服务”,还有针对情侣、情侣感情问题提供“拆分服务”的网商。商家声称提供“一对一”的解决方案,咨询费100元,然后根据难度周期定制解决方案后给出具体费用。据了解,为了达到“分裂”的目的,也有不少“代骂服务”。

2

性质恶劣属于网络风暴的范畴。

近日,警方通报的李某东案件中,接单流程与记者调查的商家如出一辙——先在平台上贴出“黛玉”的广告,并留下联系方式。客户联系后,将目标人的电话号码和社交平台账号提供给商家,然后商家去账号留言侮辱或加对方为好友后进行私信攻击。

“他特别丑,没有事实依据。他已经属于网络暴力的范畴了。”警方表示,李某东在接到命令后,经常对目标人破口大骂,恶意进行人身攻击,并用粗鲁、恶心的话侮辱他人。他创建了多个账号,即使被对方或平台封号拉黑,也会马上换一个账号“卷土重来”。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订购“代骂服务”的人和被骂者往往是熟人,这意味着“代骂者”可以获得对方更多的信息。正如李默东的案例所示,他的“代骂”范围包括多个社交平台。“就算被骂对象把他拉黑了,他也会换个号码或者发个手机验证码继续骂人。”

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常莎认为,网络“代骂”是网络暴力的形式之一,与其他形式的网络暴力相比,“代骂”受当事人委托,具有明确的对象和指向性,主观恶意更深;在利益的驱动下,“替身骂人”的言论往往更具攻击性和侮辱性,对受害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作为一种网络暴力,‘代骂’已经成为一些人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在‘专业代骂’的过程中,会使用一些技巧来达到当事人的预期效果,可能会对受害人造成更大的伤害。”北京嘉伟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

事实上,“代课服务”并不新鲜。之前也有平台进行治理,但为什么屡禁不止?常莎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利益驱动的投入成本低,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一旦消费者需求出现,不良商家就有机会通过说话获得良好的回报。另一方面,违法成本相对较小,多次发送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往往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

“提供线上‘代购服务’的商家通过各种方式逃避平台监管,导致平台难以及时发现和制止。同时,‘黛玉’一般涉及民事侵权,商家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受害者去维权的案例较少,助长了这种行为。”赵占领说。

或者涉嫌多起犯罪。

“怪”要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根据具体情况,可能涉嫌多次违规。”常莎分析,如果“代为办理”的行为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多次发送侮辱、辱骂、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涉嫌违反民法典,侵犯他人名誉权,须承担侵权责任;侵犯他人人格权的,受害人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代骂’的行为也可能涉嫌触犯刑法。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常莎说。

前不久,国家网信办就《网络暴力信息治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提出网络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实施网络暴力的人依法采取警示提醒、限制账号功能、关闭注销账号等处置措施;对发起、发送、组织、煽动发布网络暴力信息的,采取列入黑名单、禁止重新注册等措施。

对此,有媒体评论称,在此背景下,对于提供“代购服务”的卖家,不仅要通过平台调查、用户举报等方式处理其“代购服务”的账号,还要防止其换马甲。让“替罪羊”付出应有的代价,才是遏制这种网络暴力的关键。

“要斩断‘代骂’的灰色产业链,首先需要规范提供‘代骂服务’的平台,严格规范平台服务,严禁‘代骂服务’的出现。”常莎建议,其次,要加大对“代骂服务”的打击力度,公安机关和网监部门要加强监管和处罚,起到警示和防范作用。

赵占领建议,电商平台应加强对网络“代骂服务”的监管。“发布这样的信息是违法的。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关键词数据库,屏蔽相关信息,加大对违法商家的处罚力度。”

“通过社交平台接单的行为有公开的、私人的、半公开的,也有点对点的。比如在社交群里发布提供线上‘代服务’的违法信息来招揽客户,相关平台应加强监管,停止发布此类违法信息。”赵占领说,还要加强公民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提高网络文明素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据法治日报报道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代骂的店铺,代骂人服务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2.73.106,2025-07-28 06:37:03,Processed in 0.47465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