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天才少年笑等风来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74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9-01 14:46:29

天才少年笑等风来

智慧君

天才少年笑等风来

在人形机器人之前,“华为天才少年”智惠均再次大放异彩。近日,智联合创办的公司上海致远新创科技有限公司获得a轮融资,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众多投资人吸引了众多关注。

这一消息之所以能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除了比亚迪在此轮融资中的押注,还与智光鲜的履历有关。据了解,这个1993年出生的年轻人曾经供职于OPPO,他通过“华为天才少年”计划加入华为,但去年放弃了百万年薪。此外,他还是哔哩哔哩知名的up所有者,拥有近250万粉丝。

离开华为后,智选择创业,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不久前,智惠均作为致远机器人的联合创始人,刚刚发布了第一代通用人形机器人“远征A1”。

半年四轮融资

百度比亚迪已经投了。

据悉,致远机器人此轮融资中,比亚迪认缴出资额为191.497万元,持股比例达到3.76%。变更后,公司注册资本由48,470,226元增加至50,973,760元。除了比亚迪,蓝驰创投、沃夫创投、奇宇投资也是致远机器人本轮的新股东。

资料显示,上海致远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2月,经营范围包括智能机器人研发、人工智能理论及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

不久前,致远机器人刚刚发布了第一代通用人形双足机器人“远征A1”。这款人形机器人身高175cm,体重53kg,可以用双脚行走,步速高达7 km/h,远征A1拥有49个自由度,这意味着它更加灵活。它能做的事情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制造工厂布置线束,拧螺丝。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比亚迪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首个公开投资项目。事实上,在远征A1的发布会上,致远的创作团队就透露远征A1的商业化将首先应用于工业智能领域。他们正在与汽车公司和3C制造商联系,希望远征A1能够真正“上班”,而不是简单地模仿人。"它一直在与一家国内主要汽车制造商进行密切谈判."现在看来,这家车企大概率是比亚迪。

比亚迪为什么要出手?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既然远征A1可以应用于工业制造领域,那么这个人形机器人自然可以进入比亚迪的工厂“上班”,比如参与外观检查过程,组装底盘等。,在繁忙的汽车装配线上工作。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比亚迪已经投资布局人形机器人及其供应链,这也是竞争对手特斯拉已经涉足的领域。而且,有“大脑”的机器人会根据具体任务自主决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动驾驶。两者可以互相学习。

不仅比亚迪,李彦宏也在这里。今年5月,致远新创迎来了一批新股东,包括百度、经纬、CDH、高蓉等其中,李彦宏最终受益于1.32%的股份。致远机器人在成立初期,除了吸引了上海临港城投、上海思南元恪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地方国资入股外,还吸引了高凌、七机创坛..

成立仅半年,致远机器人迅速获得四轮融资,蔚为壮观。

离开华为

90后天才少年自己创业。

说起致远机器人,就离不开它背后的天才少年——智惠均。

智,原名,1993年出生于江西吉安。早年因父母工作调动,去广东生活。根据公开资料对他童年的描述,他从小就是一个话不多的孩子。他玩的是只有32兆内存的GAMEBOY掌机,喜欢画画,弹吉他,打乒乓球。

2015年,支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继续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攻读研究生。在此期间,智惠均表现出了极强的动手能力,并通过制作视频而广为人知:2017年,他在哔哩哔哩发布了11个视频,此后,“机器人”在他的视频中频频出现,包括自平衡机器人、双足机器人和乒乓球机器人。自此,智慧君成为了知名的科技圈KOL。

2018年从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智惠均加入OPPO研究院AI实验室,担任算法工程师,在那里工作了两年。

2020年智慧君才真正出名。那一年,智惠均经过七轮面试,成功加入华为“天才青年计划”,成为华为AI芯片和AI算法的工程师。他的主要方向是AI边缘异构计算领域。年薪百万,风头无两。

在华为工作期间,智等优秀青年被任誉为华为创新的原动力。

同时,作为知名UP主,智慧君在哔哩哔哩的粉丝越来越多,被粉丝称为“野铁人”。智慧君在哔哩哔哩上发布了许多自主研发机器人的视频,点击量高达数百万。例如,最小的电视在三个月内制造出来,甚至用剩余的蟹壳建造了一辆具有无线控制、目标跟踪和激光测距的火星车...如今,智慧君在哔哩哔哩拥有近250万粉丝。

智惠均从小就有一个机器人梦。2022年12月,智在社交平台宣布离开华为,去追逐自己的梦想。2023年2月,致远机器人起航,智惠均担任人形机器人首席创新官兼首席技术官,负责人形机器人产品的研发。

上海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致远机器人选择落户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与智慧君一起创业的,还有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杨康首席科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闫伟新。此外,团队中还有不少行业资深人士。“大家一拍即合,成立了这家公司。”

人形机器人

或者下一个风口轨道

智惠均和致远机器人就是一个缩影。放大来看,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VC/PE关注的另一个赛道。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抢尽了风头。随着AI大模型技术对机器人“大脑”的升级,上半年蜂拥关注大模型的投资人都在关注人形机器人。

此前,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演讲中预言:“人工智能的下一波浪潮是体现智能。”所谓具身智能,通俗地说,是指具有身体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体,如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毫无疑问,人形机器人是身体智能的优秀载体。

由此,无论是特斯拉、本田、丰田等车企,还是华为、小米、三星、谷歌、亚马逊等巨头,都在抢滩。此外,更多的创业公司及其背后的VC/PE投资人也纷纷下注,“独角兽”企业纷纷走出。

早在2021年,马斯克就公开宣布要做特斯拉机器人。去年10月的特斯拉AI日,特斯拉首款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正式与外界见面。这个机器人配备了特斯拉相同的自动驾驶软件系统和传感器,首次亮相时可以行走和抓取物品。

今年7月,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会议上,马斯克表示,他已经生产了5-6台Optimus Prime,并预计在11月进行行走测试,明年在特斯拉自己的工厂进行实际测试。

此外,马斯克还在2023年股东大会上预测,未来对机器人的需求将达到100亿元,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甚至将远远超过汽车。他甚至说,“通用AI算法支持的机器人才是特斯拉未来的长期价值。”

特斯拉的进入有示范效应,让整个行业热闹起来。去年8月,小米率先发布人形机器人“铁达”;今年6月,华为投资近9亿元成立“极地机器”,布局机器人和智能制造;更早之前,创立ChatGPT的OpenAI投资了挪威机器人制造商1X……...

我隐约感觉到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即将到来,VC/PE活跃起来。

今年7月,达闼机器人获得超过10亿元的C轮融资。这是大云成立以来获得的第六轮融资。迄今为止,其投资方包括软银愿景基金、上海郭盛投资、东方富海、华登国际、凯旋创投、深创投、中关村发展集团、招商局、珠海大横琴集团、新金创投、博将资本、知识城(广州)产业投资集团等

不久前,大云刚刚发布了第一个多模态机器人模型RobotGPT,它不仅可以执行物理任务,还可以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并进行更复杂的交互。

今年5月,追科技获得新一轮股权融资。这家公司背后有小米集团、IDG资本、碧桂园创投、顺为资本、昆仑万伟、云峰基金、泰康资产、陈达财智、CPE元丰、嘉实投资等。赫然在列。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身高178cm,体重56kg的人形机器人熟练地表演了咖啡拉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追也曾上演过这样的一幕:半天接待了40多位投资人,“都是来看人形机器人的。”

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如宇数科技、小鹏鹏星、乐视机器人、兴东时代等,得到了VC/PE的青睐,涌现出一个又一个人形机器人。据统计,超过60%的仿生机器人企业获得了超过1亿元的投资。

东吴证券研究报告指出,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标杆的引领作用下,2025年全球将初步实现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销量在2-3万台。据华福证券预测,2030年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10亿美元。

但目前世界范围内,仿人机器人仍处于研发阶段,几乎都无法实际应用。另外,让一个机器人模仿人类进行各种动作和行为,进而精确控制和协调全身运动,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大部分投资人还是相信科幻电影的场景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据投资界、雷达金融等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天才少年笑等风来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2.73.106,2025-07-28 06:40:27,Processed in 0.22343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