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北京报道。
8月30日a股收盘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601633。SH)发布了2023年中期业绩。
报告期内,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699.71亿元,同比增长12.61%;归母净利润13.61亿元,同比下降75.69%;扣非后净利润7.49亿元,同比下降63.6%;毛利率为16.85%,同比下降1.53个百分点;基础股每股收益1600万元,同比下降73.77%。
长城汽车表示,净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归因于公司深化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产品结构调整,在2023年新产品上市的基础上加大品牌和渠道建设的投入,以及坚持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R&D投资,以及汇率收益减少。
尤其是第一季度,长城汽车销售新车约22万辆,同比下降22.41%,环比下降17.1%。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78万辆,仅占总销量的12.6%。
失去新能源汽车和哈弗品牌的销售支撑,长城汽车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下降89.3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今年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达2.17亿元。
但随着新能源产品的上市,长城汽车二季度的销量和业绩有回暖趋势。经计算,长城汽车第二季度营收409亿元,环比增长40%。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1亿元,同比下降70%,环比第一季度增长超575%。
销售数据显示,1-6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51.88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8.96万辆,同比增长49.34%;海外销量达12.33万辆,同比增长80.22%,创历史新高。
正处于向新能源转型关键阶段的长城汽车,2023年销量目标为16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占比40%,约60万辆。利润方面,基于今年一季度的“价格战”和新能源串联渠道的投入,长城汽车2023年净利润目标为60亿元。
您的IP:10.2.73.106,2025-07-28 17:35:08,Processed in 0.2291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