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学位法修改建议,学位法草案是法律吗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52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9-01 14:59:07

用AI写论文,不然学位被撤销!

日前,学位法草案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使用人工智能写论文成为讨论焦点。草案规定,对于学位获得者盗用或者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学位,学位授予单位存在抄袭、伪造、篡改数据、人工智能代笔、非法授予学位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将撤销其学历。

艾参与学术论文写作引发讨论。如何界定AI参与的尺度,如何准确认定AI参与论文的证据?这已经成为一个技术性的监管问题。

多位接受红星新闻采访的专家表示,学位法草案加强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如何界定AI应用于论文的标准,目前是一个现实问题。有专家指出,AI技术监管最终取决于AI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有效执行法律条款需要多年的经验、教训、技术和理念。人工智能引发的全球学术伦理冲突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学术界任重道远。”

学位法修改建议,学位法草案是法律吗

▲根据虫子的想法创作的图—————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AI卷子会留下AI痕迹。

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小迪(化名)周围都是尝试用ChatGPT写论文的同学。“ChatGPT写的内容有时候很难理解。因为害怕以后被取样,很多人还是不敢蒙混过关。”小迪说。

小迪说,使用ChatGPT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作业和论文。目前,GPT-4可以实现比上一代GPT更多的功能。他说,通过多次提问,用更多的背景和要求“喂”给GPT,解释要解决的问题,GPT四号才能不断优化改进,论文才能润色。GPT-4还具有处理图像内容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在一些大学论坛和贴吧里,经常会有“分享ChatGPT账号”的帖子,很多人出租、出售账号。

在知乎上,有人总结了ChatGPT的各种提问方式和指令方案,让ChatGPT在写论文时实现选题、提纲、总结、参考、研究理论等各种指令功能。目前该话题的浏览量已经超过95万。

上海某高校数字商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树元认为,人工智能所写的学术论文带有一定的人工智能痕迹。首先,论文的真实性值得怀疑。他认为,AI生成的很多论文都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论文和参考文献的相关数据和案例材料都可能是捏造的。其次,论文的创新性也有欠缺,缺乏深入思考。“AI基于现有大数据总结要点,导致论文主要内容‘点到为止’,深度不够。另外论文需要结合和解决当前的社会问题,AI产生的数据很难和当前的现实结合。”

——②——

如何定义AI参与论文的尺度?

这是一个全球性的现实问题。

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往往大量使用定量研究。用EXCEL收集、整理、挖掘数据是家常便饭,不能定性为学术道德问题。

多位接受红星新闻采访的专家表示,学位法草案加强了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打击力度。但是,如何界定AI应用于论文的标准,确实是一个现实问题。

唐树元认为,总的原则应该是让AI赋能学术研究,帮助研究人员产生更多有价值的学术作品。因此,AI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完成一些复杂的工作,比如查询相关信息和数据,制作相关图表等。但是,AI不能代替科研人员论文的主要内容,尤其是核心思想和结论。

中华全国M&A协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认为,如果AI在思维、创意、文章主要内容等方面起决定性作用,可能会被视为违规。

独立国际战略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前研究员陈嘉表示,由于微软将GPT-4集成到Office系统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以很小的成本调度大型模型,自动运行EXCEL等生产力包。GPT-4结合其他API开发工具也可以快速直接的生成论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却造成了严重的学术伦理问题。

陈嘉说,真正的学术监督问题不在于道德原则和法律精神,而在于如何准确衡量。“专业人士真的可以依靠经验和直觉,一眼识别相对粗制滥造的知识产品。但如果学生本身具有很高的AI调度能力和很强的创造力,那么他们的论文质量将是极其非凡的。如果学术委员会没有证据,就很难惩罚作弊者,因为论文质量很高。”

在全球范围内,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反对ChatGPT学术道德和法律责任的规范化运动。

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香港大学在一封内部邮件中指出禁止ChatGPT或其他AI工具。如果老师怀疑学生,可以让学生讨论作业,加试口语,考试。

学位法修改建议,学位法草案是法律吗

▲好莱坞演员和编剧罢工,反对影视业滥用AIGC。ICphoto表示,“这一轮全球政商学界逐渐深入中国。这是面向AI领域全球背景的学位法修订草案。”陈嘉表示,全球范围内,从2022年到现在,大量的学术论文,包括学生的期中报告和期末论文,都在使用新一代大模型支持的API开发工具,造成了严重的学术道德风险和知识产权认定问题。

——③——

专家建议:

AI技术监管最终取决于AI技术进步和创新。

新一代强人工智能“AGI”,又称“通用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的高阶形态,不仅具有史诗般的知识总结和分类组合能力,还具有自我知识创造和语言开发能力。

陈嘉表示,强人工智能最强的地方不仅在于C端的聊天应用和GPT开发工具的用户友好性,还在于其通过高频调度收集人类交互信息的智能交互。“这是一个实现自我语言创造力的过程,类似于人类学学习语言,创造自己工具的过程。”

人工智能本质上是一把双刃剑。陈嘉认为,如果全面禁止,会损失更多的学术研究和科技进步的机会成本,不利于当前中国的科技进步。因为AGI领导的学术研究创新在许多科学和工程领域大放异彩,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创新成果的一部分。

因此,为了科学有效地治理,我们需要极高的宏观学术道德约束和微观科技治理水平,这就要求立法层面充分研究当前全球AGI技术发展的微观进步、科学伦理和科技监管创新。

单从技术角度来看,陈嘉认为,越来越快的技术更新往往导致监管目标锚定,短期内科技监管和学术研究存在大量灰色地带。所以最重要的是,AI技术监管最终还是要靠AI技术进步和创新。

陈嘉举例说,从去年开始,很多欧美大学开始使用AI开发工具,使用AI工具追踪学生期中论文的路径和痕迹。

“这是一种正确的学术道德治理方式,但对学术监督的技术能力和发展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做到实时跟踪,在浩如烟海的学术论文中,界定有多少引用、引用或抄袭,并不容易。”

归根结底,学术研究成果恰恰是人类知识创造的源泉。陈嘉认为,如果源头已经被AGI的下一代完全占据,人类在短期内实现AGI的科技向善,维持学术研究和知识创造的道德水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与其共同成长,兼顾可行性和合理性,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红星新闻特约记者蒋巍巍记者吴洋

编辑郭庄编辑关丽。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学位法修改建议,学位法草案是法律吗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2.73.106,2025-07-28 17:40:31,Processed in 0.21478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