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月薪1万有什么工作,月薪一万专项附加扣除三项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52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9-01 14:59:23

8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提高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提高3周岁以下婴幼儿、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等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根据通知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婴幼儿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个子女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扣除,非独生子女和兄弟姐妹每人每月分担扣除金额3000元,每人每月分担金额不超过1500元。《通知》发布后,纳税人可按提高后的扣除标准执行9月份的纳税申报期,或2023年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

8月31日,财政部税收管理司、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近年来,关于进一步减轻生育、抚养、赡养负担的呼吁很多。3岁以下婴幼儿护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专项附加扣除与“一老一少”直接相关。提高相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家庭赡养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月薪1万有什么工作,月薪一万专项附加扣除三项

↑根据视觉中国的资料图,如何遵循改进后的标准?

享受“一老一小”抵扣?

今年以来,纳税人反映享受“一老一小”抵扣。他们如何按照提高后的标准享受扣除?

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通知》发布前,已有纳税人申报按原标准享受2023年婴幼儿护理、子女教育、3岁以下老人赡养专项附加扣除。自9月起,系统将按照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之前多交的税可以自动从今年以后几个月的应纳税额中扣除。如果不能完成扣除,在2023年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可以继续享受。

针对纳税人为企业经营所得,而非平时工资薪金所得,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等相关规定,2023年办理企业经营汇算清缴时,可享受提高后的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今年以来,纳税人应如何享受“一老一小”抵扣?相关负责人表示,尚未申报2023年婴幼儿护理、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可在个人所得税APP中或通过从业单位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享受。纳税人可以从9月份的纳税申报期起,由从业单位按照提高后的新标准进行扣除,也可以在2023年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时,按照新标准进行申报扣除。

赡养岳父母或公婆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吗?

答:不包括配偶的父母。

那么赡养公婆或者岳父母可以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吗?记者提问,根据现行政策,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中的老人(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的父母和年满60周岁且子女已经去世的祖父母,不包括配偶的父母。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需与其兄弟姐妹共同承担每月3000元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扣除标准提高后,纳税人调整约定分享或指定分享养老专项附加扣除金额的,可在移动个人所得税APP中或通过扣缴义务人填写新的分摊金额,但每人每月不超过1500元。

如果两个女儿中有一个没有赡养父母的能力,另一个是否可以享受3000元的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根据《国务院直辖市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3000元/月的扣除额在兄弟姐妹间分摊,每人分摊的金额不得超过1500元/月,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其中一方不能单独享受全部扣除。

此外,纳税人子女接受的研究生或博士教育属于全日制学历教育的,纳税人可以填报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属于学历(学位)非全日制继续教育的,由子女本人填写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上述负责人提醒,纳税人要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对于因虚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税务机关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进行处理。

红星新闻首席记者吴洋北京报道。

编辑郭宇编辑关丽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月薪1万有什么工作,月薪一万专项附加扣除三项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2.73.106,2025-07-28 17:33:58,Processed in 0.25376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