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快评丨“全城大消杀天”引发猜测政务信息发布不妨“多说一点”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62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9-01 15:07:12

政府信息,更重要的是准确传达内容,保证发布情况。表达上要理性克制,不能“添戏”扩大传播效果。

“18天,全城被消灭”——近日,这样一则通告让云南弥勒走到了舆论的聚光灯下。8月28日,弥勒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艾薇办)发布了《关于2023年弥勒市建成区病媒生物消杀工作的通知》,其中“全市开展病媒生物消杀工作”的表述引起了一些人的质疑和猜测。

18天的消毒安排,再加上一些新闻转发时使用的夸张语气,让一些人误以为出了事。由于没有说明“病媒”的具体含义,在相关新闻的评论区,有人猜测是鼠疫,有人猜测是霍乱,还有人直言“有什么传染病最好直接公布”。

30日,弥勒艾薇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病媒生物”主要是指蚊子、苍蝇、蟑螂和老鼠。31日,弥勒艾薇办公室发布通报称,“弥勒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杀灭病媒生物工作,这是爱国卫生运动的一项常规工作,这项工作已经连续开展了三年。旨在降低老鼠、蚊子、苍蝇、蟑螂、黑虫子等害虫的密度。消杀工作不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出行。”

至此,公众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内幕,一些夸张的传言不攻自破。然而,回顾这一事件,从当地官方第一次发布通报到平息相关猜测和质疑,不过几天时间。但信息不透明造成的恐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人们对疫情消息高度敏感。如果相关部门反应不够迅速,一些谣言很可能会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传播。至少,这将损害当地的城市形象和旅游商誉;说白了,谣言一旦导致集体恐慌,就促使一些人做出非理性的避险行为。

其实从有关部门发布的补充信息来看,弥勒定期开展杀灭病媒生物的工作是一件好事,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好处。但是,一个不完整的信息披露方式,可能会把一件好事变成坏事。发布政府信息,既要做到“多”,也要做到“少”。比如通知里要有更有效的信息,更具体的说明。一度对此事有一些不靠谱的猜测。核心原因是一开始没有说清楚消毒工作的背景,没有指出“病媒”的具体内容。把这些内容讲清楚给人听没有坏处。政府信息的发布要站在受众的角度,考虑人们需要听到什么,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相应的,“少”就是信息发布和转发的时候要少一些夸张。比如一些平台在转发相关通报时,使用了“大杀器”、“连续18天”、“注意避免”等表述,让人在后续的交流中对事情想了很多。事实上,这些内容并没有出现在通知的原文中。值得反思的是,发布或转载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意识到,政府信息,更重要的是准确传递内容,保证信息的发布。表达上要理性克制,不能“添剧”扩大传播效果,提高信息发布的层次和透明度,让公众获得更准确的政府信息,避免误解和谣言。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杨新宇

编辑虞照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快评丨“全城大消杀天”引发猜测政务信息发布不妨“多说一点”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2.31.189,2025-07-29 08:51:02,Processed in 0.15935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