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山水间的家》:千年家风助乡村振兴,“老家真好”悟浓浓乡愁

版块:娱乐   类型:普通   作者:seo推广   查看:92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10-04 04:17:23

黄庭坚写诗“安利”的双井绿茶有多好喝?猕猴桃竟有无毛品种?9月30日20点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第二季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迎来第八期。届时,观众将跟随主持人撒贝宁、任鲁豫的脚步,走进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双井村和河南省南阳市西峡白庙村,从黄庭坚故里的双井绿茶,到南北气候分界线上的猕猴桃,全方位领略乡村风采,感受发展硕果。

探访黄庭坚故里

“山水小分队”协力筹备“百人家宴”

江西双井村是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故居,1040年,黄庭坚的曾祖父设立“双井黄氏黄金家规”,主张“重孝、和睦、礼让、崇文、互助”,20条家规代代相传。每年,双井村都会举办“百人家宴”,邀请全球各地同根同脉的黄氏后人回家团聚。本期节目,主持人撒贝宁,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歌手玲花、曾毅将走进江西双井村,帮助“黄庭坚第32代后人”黄林军筹备“百人家宴”伴手礼,感受家风传承带给双井村村民的影响与激励。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黄庭坚曾写下《双井茶送子瞻》向苏东坡“安利”家乡的双井绿茶。双井村种茶已有1400多年历史,产出的双井绿茶曾名动京华,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然而,由于交通不便,双井绿茶曾一度面临“养在深山人未识”的窘境。为了打开茶叶销路,村民们用3年时间修成了12公里的双黄公路,打通了村庄与县城及全省的连接。如今,双井绿茶已经走出国门,成为当地“衣食万户”的支柱产业。节目中,撒贝宁、玲花将组队学习采摘、炒制双井绿茶,制作一份双井特色的伴手礼,彭玉平、曾毅则跟随黄林军走街串巷,收集村民准备赠送给“远道而来亲人”的书法作品。撒贝宁为何感慨“采茶首先需要练眼睛”?又是怎样的书法作品令彭玉平直言“闻到茶香了”?

从漫步千年古村,到参与“百人家宴”,彭玉平对于村民家中悬挂的书法“家和万事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双井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睦的家庭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是我们中国乡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典型。”

研究所内开眼界

任鲁豫、段怀清、张舒越山林寻找新品种

你知道吗?除了常见的棕色、毛茸茸果实,猕猴桃还有很多“冷门”品种:绿色的、白色的、无毛的……它们的口感究竟如何?从藏于山林深处的野果到水果摊上的“商品果”,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奥秘?本周的“山水之旅”,主持人任鲁豫、张舒越,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段怀清将前往河南白庙村,通过参观西峡县猕猴桃研究所、上山采选优质野生猕猴桃种质,了解猕猴桃从野生种质资源到人工培育种植的漫长历程。

白庙村所属的西峡县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当地的猕猴桃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猕猴桃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1976年至1979年间,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朱鸿云走遍全县,收集了412棵优良单株,选育出的“华美1号”“华美2号”先后在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从普通的水果罐头玻璃瓶到厚重的标本专用玻璃瓶,研究所内各式各样的猕猴桃标本容器,见证了猕猴桃研究的变迁,这令任鲁豫不禁感慨:“我们能吃上这么多美味的猕猴桃,就是‘猕猴桃爷爷’用尽一生给咱们培养出来的。”

每年,研究所技术员们会进行10至15次的野外资源调查,寻找适合种植的种质资源。本期节目中,“山水小分队”还将跟随技术员马志尧、村民孙耀武深入伏牛山,寻找野生猕猴桃。他们能否顺利发现猕猴桃新品种?猕猴桃的名字又与猴子有什么关系?

触摸每一寸乡土的跳动脉搏,感受每一片田野上的蓬勃生机。9月30日20点档,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山水间的家》第二季第八期,一起解锁丰收、富足、祥和的和美乡村画卷!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山水间的家》:千年家风助乡村振兴,“老家真好”悟浓浓乡愁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8.216.7.205,2025-05-03 23:37:18,Processed in 0.37478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