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芳苑
2023.5.24
天真的熊猫跳在墙上,栩栩如生。
荷塘的景色保留在院落里,“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是成都市高新区芳草街沙子堰社区玉芳苑。改造后的六个庭院焕然一新,散发出不同的魅力。
玉芳园是一个建于20世纪90年代的地区。“脏、乱、差”、“老、小”曾经是这里的同义词。30多年后的今天,玉芳园迎来了新的生活。“整条小巷和院子变得干净、宽敞、明亮,每天都有很多市民来小巷打卡。”据沙子堰社区党委书记杨亚斌介绍,改造后的六个庭院已成为游客打卡拍照的热门场所。
依托党员志愿者队伍,建立“一对一”援助机制,引入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使“老小”成为老年人的温暖家园。
“硬件”上
提出有针对性的改造方案
现在每天都有人来打卡拍照
玉芳园位于成都玉林西路
“成都”这首歌不仅火了酒馆
玉林区也吸引了游客前来游玩
沿着玉林西路走100多米,你可以看到玉芳园。这是一条四五米宽的小巷。两边依次有三个庭院。庭院门是川西民居风格的门,庭院是一个可以遮阳挡雨的门厅。
走进小巷,你可以看到两边的墙上画着天真的熊猫,还画着酒馆等特色元素;走进每个院子,你可以看到墙上和电线杆上描绘了荷塘的景色,“无穷无尽的绿色莲花,反射荷花不同的红色”,使整个街道更加清新和充满活力。
据了解,玉芳园建于1993年左右,共有6栋建筑15个单元,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涉及电缆厂宿舍、拆迁庭院居民等168户,共550余人。自社区建成以来,一直存在规划不合理、庭院房屋破旧、停车位不足、管理混乱等问题。改造完成后,6个旧庭院合成一个,现在巷子和旧庭院共同形成了玉芳园社区。
据杨亚斌介绍,玉芳园改造前,街道和社区会同设计公司通过走访庭院居民、实地调查、召开听证会等方式对社区进行了梳理,发现主要问题包括:
①建筑历史悠久,外墙风格污损斑驳,雨棚损坏,凸起护栏生锈凌乱。
②院内平面布局不合理,院内空间使用效率低,机动车停放堵塞通道。
③缺乏快递、安全、停车充电等功能。
针对这些问题,确定了改造方案:
①遵循周边古典川西风格,拆除建筑立面旧凸护栏、雨棚,安装拉门护栏和统一铝板雨棚。
②院落原有平面重新布局,6个院落共增加约39个停车位。
③最大限度地保留社区原有的树木,增加开花树木。
“原来巷子上空有电线,就像蜘蛛网一样,现在整个空间看起来特别开放。”13号医院的居民张芬告诉记者,现在凌乱的电线已经关闭到管道中。六个庭院的燃气主管已经更换,社区堵塞的雨水和污水管网已经被疏浚。庭院增加了路灯、壁灯等照明设施,非机动车棚增加了智能充电设施,解决了安全风险问题。
在采访过程中,几个小女孩来到巷子里,边走边拍照。“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打卡。作为一个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的人,我很高兴看到这样的场景。”张芬说,一些社区已经安装了电梯,现在六个庭院也在讨论安装电梯。
杨亚斌告诉记者,他们组织建立党员志愿者团队和“一对一”援助机制,通过建立老年人账户,指定年轻党员对接空巢、孤独、残疾、独立老人,定期上门、慰问,及时掌握帮助对象,解决老年人困难,让老年人有组织依赖。
此外,还建立了庭院休息聊天场所,建立了“坝坝”茶馆,形成了老年人良好的沟通机制,让老年人走出家门,畅谈父母的缺点。
同时,通过引进社会组织开展养老服务,社区不仅定期组织医生到医院开展健康检查、咨询、讲座等服务,还定期开展适合老年人的窗花、刺绣、香包、插花等活动,指导老年人建立模特队、歌唱队、舞蹈队。
此外,通过引进三方组织,社区建立了日托中心,每天定期送餐到老人家,解决了老人吃饭的问题。
玉芳园的成功建设为社区旧庭院的改造提供了参考,也给社区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庭院改造已经完成,但现在社区管理中没有物业,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将开展的工作。”杨亚斌表示,下一步将探索引入专业物业公司,真正整合六家庭院,为社区提供整体物业服务,为社区治理带来更多便利。
红星新闻记者 闫宇恒 摄影记者 陶轲
编辑 陈怡西
您的IP:3.140.248.104,2025-05-11 08:12:22,Processed in 0.0499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