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中新经纬 (董湘依 傅建青)24日上午,机器人概念继续火爆,赛摩智能20cm涨停,丰力智能6个交易日涨幅近160%,三丰智能、科技大学智能、远大智能等“智能系”股走强。
流行的机器人概念
与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密不可分割的是,机器人概念的突然流行。
最近,马斯克在2023年股东大会上展示了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最新进展,显著加强了对运动和力量的控制和环境感知。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迅速。马斯克预测,机器人的需求可能达到100亿或更多。如果人类和机器人的比例是2:1.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可能远远超过汽车的需求。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此前也表示,芯片制造是人工智能的理想应用,下一波将是智能化的。他还宣布了Nvidia VIMA,在视觉文本提示的指导下,具有多模态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执行复杂的任务。
《人民日报》5月23日发表题为《挖掘机器人行业更大潜力(人民评论)》的文章指出,目前,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智能、网络和灵活的制造业正在加速发展。充分发挥机器人的利用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而且有望开辟新的领域和轨道,为制造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丰立智能飙升160%,引起监管关注
马斯克的话“带火”了a股机器人的概念。截至24日中午收盘,赛摩智能20CM涨停,丰利智能6个交易日涨幅近160%,迈赫股份涨幅14%,华昌达涨幅11%,全志科技、蓝英装备、京山轻机涨幅。
值得一提的是,丰立智能在5月18日至22日连续三个交易日“20cm”涨停,引起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根据23日交易后龙虎榜的数据,丰立智能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有四个机构专用席位;丰立智能金额最大的前五名中有一个机构专用席位。据统计,丰立智能三个交易日的机构席位净买入金额为1.24亿元。
5月22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向三板丰利智能发出关注函,要求其说明公司近期股价大幅上涨的原因和合理性。监管部门主要“关注”丰利智能在投资者平台上的回复——
2023年5月20日和22日,丰利智能在互动中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生产的精密减速器产品可应用于人体机器人”,“公司下一步发展中心以钢齿轮为主线,延伸到机器人行业的精密减速器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动力传动齿轮、驾驶舱智能驱动等产品”。
在这方面,深圳证券交易所要求丰力智能补充披露公司产品在人形机器人、“扩展到机器人行业精密减速器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传动齿轮、汽车驾驶舱智能驱动产品”应用的具体形式、主要产品、是否签署合作协议、近三年销售收入和手头订单等,相关业务对公司业绩有重大影响,并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业绩方面,丰立智能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收入8359万元,同比下降36.43%;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02万元,同比下降39.37%。
“机器人在未来仍将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工业生产和生活领域,这可能会给相关公司带来机会。投资者可以适当关注这些行业,但不应过多炒作,以防止相对较大的泡沫。如果有核心技术,有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可以重点关注。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V观财报”(微信IDID”:VG-View)表示。
财务评论员郭世亮告诉“V财务报告”,人形机器人涉及视觉导航、自动驾驶技术和芯片,对上市公司,投机预期,未来市场预期需求,形成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概念股投机也反映了市场发展前景,但最终需要反映上市公司的业绩。
多家公司回应是否涉及机器人领域
“V财务报告”指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一些公司表示,“是否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将根据行业发展和公司发展状况来确定。”
例如,英洛华、大唐电信和依顿电子最近回复说,目前还没有涉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业务。
天准科技表示,该公司的域控制器相关产品目前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乘用车智能驾驶域控制器产品采用地平线J5平台,可实现乘用车智能驾驶;二是利用英伟达Jetson平台的智能网络产品,可实现自主导航、低速无人车辆自动运输等功能。未来,相关技术也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将根据行业发展和公司发展状况确定是否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步科表示,公司机器人行业整体订单正常,公司不断加强机器人行业不同领域的布局,在移动机器人、合作机器人、泛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推出了多系列产品。
通力科技表示,公司正密切关注机器人减速器等精密传动市场的发展,目前的产品尚未应用于机器人。
乐歌表示,公司一直关注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致力于将人体工程学的优势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公司机器人的研发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应用上。
机构怎么看?
机构认为,国内零部件企业在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大势所趋中具有性价比优势。上市公司的核心关键技术是什么?未来市场前景如何?哪种上市公司受益?
招商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人形机器人有望继续证实“人工智能软硬”的逻辑,并有望成为“AI “终极应用。人形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预计21-30年全球市场规模CAGR将达到71%。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人机合作等将有广泛的应用场景。
据麦肯锡报道,到2030年,全球约有4亿个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根据20%的渗透率和15-20万人形机器人的单价,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市场空间可达12-16万亿元。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 855亿元。
四川财富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李在接受《V财务报告》采访时表示,机器人市场是人工智能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特别是工业机器人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机器人市场非常广阔,但也对安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对于相关公司来说,其技术内容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赢家和输家。
东方财富证券总量组负责人、战略分析师曲一平对“V财务报告”表示,伺服系统、减速器、控制系统等人类机器人核心部件,还包括机器人传感器、终端执行器,通过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操作,可完成汽车、电子、金属、服务业维护、维修、运输、清洁、安全等行业。因此,AI模块将是多场景应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据《开源证券研究报告》报道,特斯拉机器人关节执行器使用的部件类型与现有工业机器人基本相同。由于没有像工业机器人那样要求实现高速运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难度。因此,特斯拉汽车的供应链可以根据人形机器人的特点进行调整和修改,轴承、齿轮箱、滚珠丝杠、电机等部件可以重复使用。国内硬件供应商具有较强的低成本、大规模生产能力,迎来了进口特斯拉机器人硬件供应链的重要机遇。
中航证券研究报告认为,机器人产业链由零部件、机器人本体、系统集成和终端用户组成。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来看,软件 硬件形式组合、算法等软件部件是其核心部件。公司倾向于通过汽车平台共享或自主研发,充分发挥供应链和技术优势;对于硬件部件,包括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减速器和伺服系统,具有技术布局和规模带来成本优势的零部件制造商有望从特斯拉或外部采购需求中受益。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在智能大型模型发布的当前时刻,人工智能机器人已成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下一波浪潮,结合云到端的生成人工智能已成为《纽约时报》的趋势,大平台 大模型 多终端人工智能机器人行业标杆有望成为蓝海轨道的“主力军”。
投资者在市场投机机器人概念中应该注意什么?
曲一平认为,首先,下一阶段模型的突破将是核心。目前,生成人工智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向多模态人工智能,实际技术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施。其次,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成本有待下降,如特斯拉 Optimus机器人的成本还在3万美元左右,离大规模商业还有一定的距离,进入个人用户市场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升级。相应产业链的爆发取决于机器人应用程序的验证。只有在高级智能模型和操作的极高灵活性的支持下才能普及。(中新经纬APP)
(本文的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进入市场需谨慎。)
资料来源:中新经纬
编辑:傅健青
请点击此处进行广告等业务合作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必须调查侵权行为
您的IP:3.15.7.155,2025-05-13 09:39:31,Processed in 0.0332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