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牌上市公司希望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中兴财光华”)多次被上市公司聘为审计机构,最近接受采访。自2022年10月以来,中兴财光华已被至少18家上市公司聘为审计机构,其中包括3家风险警示公司。
4月,中国注册会计协会(以下简称“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书面采访中兴财光华,提示上市公司年报审计风险在年报披露日附近承担。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表示,个别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日期附近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引起市场关注,审计风险高。
a股上市公司临时更换审计机构并不少见,部分上市公司面临保壳压力。
*ST大通(000038.SZ)计划于今年4月29日披露2022年财务报告,但聘请审计机构的工作却长期拖延。希格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该公司2021年财务报告无法表达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2022年财务报告再次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达或否认意见的审计报告,或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2年财务报告,*ST大通将无法逃脱退市。
*ST大通3月13日透露,将聘请中兴财光华为2022年审计机构。这一举动引起了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关注。最后,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说法,*ST大通未能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2年的财务报告 公司股票已于5月4日暂停上市规则。
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保壳上市公司的审计并不新鲜。中兴财光华、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大华”)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亚太”)、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中兴华”)等10多家审计机构接管了为数不多的ST或*ST公司的审计工作。
一些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透露,在业内,突然聘请审计机构已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一些壳牌上市公司将审计机构视为“消防队”,希望通过重新聘请审计机构,努力维持上市地位。
“一些审计机构不愿意接受面临保壳压力的上市公司,但一些审计机构不太介意。因此,这些审计机构的开盘价格往往更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审计机构应该确保壳体保护的完成。一位熟悉审计行业的人士告诉《时代周刊》,一家上市公司正处于退市的边缘,一家审计机构开出了2000万元的天价。然而,最终的审计机构仍然给出了无法表达意见的审计报告。
a股“救火队”
据《时代周刊》记者不完全统计,ZTE财富光华和大华是“大家庭”,分别接管了23家、18家ST和*ST公司的2022年财务报告审计。ZTE华、亚太地区、中央审计中心(特殊普通合伙)分别承担了15家、14家和13家。
以上五家审计机构接管了83家相关公司的审计。此外,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大信”)、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立信”)、荣成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包括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健”)在内的10多家审计机构接管了5家相关公司的审计。
这些审计机构的规模并不小。其中,天健、大信、立信、大华等国内“八所”;中兴财光华和中兴华也是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的代表。
ZTE的前身是中法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于1993年。目前有27个分支机构,员工近1000人,注册会计师785人(其中北京总部189人)。其中,有52名注册会计师具有证券和期货相关业务资格。
中兴财光华官网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北京,有35家分支机构;现有员工268人,注册会计师796人,AAIA、ACCA国际注册会计师82人,国际注册管理顾问31人,高级信用经理6人;主要客户包括财达证券、东安电力、河北钢铁集团、东旭集团等。
壳牌上市公司也不乏当年的行业领导者。时代变了,他们因为各种原因陷入了困境,壳牌压力很大。
*ST辅仁(600781.SH)市值曾经超过100亿元,是前医药的“白马股”。公司财务报告于2021年由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达意见。根据2022年财务报告,审计期末净资产为负,2022年财务报告由审计机构出具。*ST辅仁的退市是不可避免的。
会计师事务所也面临着对壳牌上市公司审计的监管压力。
北京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告诉《时代周刊》,“会计准则相当复杂。注册会计师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自己的理解和专业判断,部分经济事项的会计和会计报表项目的识别结果存在差异。”
近三年来,中兴财光华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3次,纪律处分1次。近三年来,50名员工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3次,监督管理措施22次,纪律处分1次。今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对大华的行政处罚决定:大华发布的章子岛集团2016年年度审计报告有虚假记录,大华对章子岛集团2016年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不勤勉负责。
2017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对中兴华的行政处罚决定:中兴华在博源投资2012年财务报表审计中不勤勉负责,实质性程序存在缺陷。
“问题公司必须有人审”
一般来说,壳牌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相对较高。”一家中小企业的审计费用通常不超过100万元,但审计难度较大的公司可以达到200万元以上,甚至更高。”一家上市公司的前秘书长告诉《时代周刊》。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刊》,“在‘金融强制退市’的要求下,市场对审计机构的要求更高,连续两年发布‘非标准意见’可能面临退市。”在这种情况下,面临壳牌压力的上市公司在选择审计机构时也非常谨慎,他们往往希望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成功完成壳牌保护。
“上市公司的审计费用有高有低,一般根据上市公司的业务复杂性、审计范围、风险程度和团队投资来确定。”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人指出,“壳牌上市公司存在更多的问题,具体问题的专业识别和审计程序的实施将更加复杂。”
中审华会计师事务所对*ST的影响很大.SH)2022年审计费用800万元(含230万元内部控制审计费用);*ST必康深圳正一会计师事务所(0024111).SZ)审计费用430万元;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对*ST中天(000540.SZ)审计费用为485万元。
上述会计师事务所负责人告诉《时代周刊》:“员工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风险的认识也不同。”,“在特殊的普通合伙制下,每个合伙人都有权决定接受哪些审计工作,勇敢的人会做得更多。”
上市公司原董事会秘书也表示,一些审计机构的质量控制不是特别严格,但这并不等于协助上市公司欺诈。”市场上总是有问题的公司,问题公司总是必须被审计。”
许多业内人士向《时代周刊》透露,面临壳牌压力的上市公司需要特别注意审计风险。近年来,中注协还多次公开提示保壳公司年报审计风险。中国注射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面临壳牌压力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业务差、盈利能力差、债务负担重等问题,部分公司仍存在绩效承诺和利润补偿压力,管理欺诈动机强,审计风险高。
今年3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还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一份文件,提醒会计师事务所关注与退市条件相关的关键风险领域。注册会计师应密切关注有退市风险的公司可能的外壳保护行动,重点关注易于操纵的会计科目或事项。
您的IP:3.141.7.31,2025-05-13 04:16:30,Processed in 0.0327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