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获悉,5月22日,植物多样性研究团队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地下河流域收集了一种高大的天门冬季蜘蛛蛋属植物,经鉴定确认已消失70多年。
巨型蜘蛛抱蛋是根据1988年在桂林植物园栽培的蜘蛛抱蛋属植物发表的一种新物种。该新物种发表时未发现野生活植物,其模型标本仅记载该物种于20世纪50年代从桂西南引进桂林植物园的研究人员。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许多团队在桂西南地区进行了许多野外调查,但没有发现该物种,一度被植物学界认为可能已经在野外灭绝。
巨型蜘蛛的蛋叶长度可超过1米,其花卉结构特殊,是大花种类的典型代表。当花盛开时,花冠的直径可达15厘米,花被裂成12片。
根据这项调查,地苏镇发现了巨型蜘蛛抱蛋野生居民,生长在海拔300米-450米的岩溶槽落水洞中。它相对隐蔽,不容易被发现。调查只发现巨型蜘蛛抱蛋4-5丛,分布面积非常狭窄。
巨型蜘蛛抱蛋野外居民的再次发现,对岩溶地区物种多样性的研究,以及蜘蛛抱蛋属植物的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价值。
来源:央视新闻
您的IP:3.14.152.212,2025-05-13 03:59:40,Processed in 0.038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