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环保又省钱,堪称完美消费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作者:尹磊,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在望京凯德Mall地下一层的一家餐厅,每天晚上9点以后,角落的餐桌上会有五袋密封袋。里面的食物原价从100元到110元不等,但9点以后统一定价为39.9元,一小时内就卖完了,还有一个时尚的名字——剩菜盲盒。
“剩菜盲盒”里的剩菜不是客人吃剩下的剩菜,而是没有做过厨房的食物,或者是烘焙蛋糕、咖啡、寿司等简单的食物。
这些食物通常保质期短,两到三天,甚至最新的第二天。“剩菜盲盒”的概念类似于过去两年流行的临时食品,但前者的保质期较短,只能在餐厅关门前的短时间内销售,只能在网上预约。
对于价格敏感的“剩菜行业”年轻人来说,8~10点是他们抢食物的战争时刻。
在抖音上,你可以看到有人用“剩菜盲盒”解决一日三餐。盲盒价格低廉,数量大,管理饱满。幸运的是,他们可以得到惊喜。7.9元的小笼包包、11.9元的莫莫小吃局或原麦山丘、19.9元的寿司礼包。。。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以三分之一的原价在商店关门前销售。
商家解释说:“每袋盲盒里的东西都不一样。如果是这样,客人会认为我们在愚弄他。”一些家庭成员众多的客人会一次性购买多个盲盒。商家说,如果是重复盲盒,这种客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盒饭财经观察了几家店铺,发现基本都是年轻人吃饭,用户画像和进出写字楼的农民工重叠。
类似于早期“盲盒”概念的传播链,“剩菜盲盒”的传播链集中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这也决定了谁将成为这一概念的种子用户。
“剩菜盲盒”平台也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开始扩张。商家主要集中在主要商业区,主要是烘焙食品、简单餐和健康餐,基本上是连锁品牌。
网络位置和地理区域都决定了“剩菜盲盒”的用户,并不像“剩菜”这个词本身那样有点尴尬。它更时尚,在用户的二次沟通下,它更具社会属性。
在B站、小红皮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剩菜盲盒”已成为许多UP所有者的新主题概念,以个位数购买原价三倍以上的食物,吸引了大量好奇的粉丝。
最早的“剩菜盲盒”概念起源于海外,UP主用一个叫Too Good TO Goapp下单,以超低的价格在各大连锁餐厅扫货。B站UP主“HOLA小测量家伙”制作的14期海外“剩菜盲盒”系列视频平均观看量超过300万。在评论区,希望引入这种模式的声音,几乎是“炸锅”。
“剩菜盲盒”既环保又省钱,堪称完美消费。
在环保、低碳、盲盒经济、临时食品三个标签的加持下,“剩菜盲盒”似乎是一个诱人的概念。
海外学生和海外华人已成为“剩菜盲盒”最早的概念推广者。自2021年以来,中国引进了类似的模式。珍惜食物的魔法袋是最早的平台。其主要业务位置是小型项目。目前已进入北京、上海、广州、长沙、成都、武汉、合肥等城市。类似的“剩菜盲盒”产品包括上海的趣小袋和PAKE袋-AGE,成都的米粒盒等,但除了珍惜魔法袋外,大部分平台都没有走出公司大本营所在的城市。
这些初创公司几乎没有融资,也没有太多的营销投资,所以博客作者在社交平台上的打卡和评估已经成为“剩菜盲盒”的主要营销方式。由于一些UP主要节目的效果,一些高价差、高质量的食物被选择性地放在视频中,这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心。
“北京终于有了‘剩菜盲盒’。”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卓凡很早就使用了海外版的“剩菜盲盒”。在国内平台企业落户公司附近后,他立即下了订单。”整个用餐过程与国外应用程序相似。他提前预订,晚上用食品号码吃饭。”
在购买“剩菜盲盒”的几个月里,这些剩菜被卓凡安排在他的日常食谱中。根据糕点和寿司的不同保质期,他分为订单后第二天的早餐和午餐。“我下一个订单只需要10元左右,就可以解决两顿饭。这些东西不仅便宜,而且味道和商家柜台上卖的没什么区别。”
在“剩菜盲盒”平台的社区里,有人写了一篇1000多字的小作文,讲述了他在失业和阳光之后,在他最穷的时候,“剩菜盲盒”成了他的主要食物来源。“就在我最穷的时候,我不小心跳进了视野。大数据是如此体贴。大数据感受到了我没说的穷字,给了我实际的支持和帮助。”
每家店的“剩菜盲盒”运营模式并不完全相同。店员会根据当晚店铺的销售情况决定盲盒的内容,有时会为来取盲盒的客人提供选餐的机会——客人可以从店里选择剩下的东西。当然,这是一种特殊情况。大多数商店都是按照包装好的盲盒出售的。一位店员说:“不久前,一位客人来吃饭,然后又吃了一顿饭。他想在第二个盲盒里自由选择食物。我说我们店里没有这样的规定,所以他抱怨我们。”
无论是盲盒平台的售后反馈还是小红树等社交平台的共享内容,“价值”和“满意度”的反馈基本上占据了“剩菜盲盒”产品和服务环节的主流。目前,投诉的可能性仍然很低。当有人开始研究“剩菜盲盒”的商业模式时,他们也被用户说服了——他们担心这种相对较小的盲盒形式会“卷”很多产品问题,因为它太热了。
在“剩菜盲盒”在中国流行之前,抖音博客作者介绍了“剩菜盲盒”,绝大多数开场白是“xx人为了节省食物,把剩菜做成盲盒”,这表明“剩菜盲盒”本身既好奇又自然具有节约属性。
Too Good To Go在官方网站上描述说,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我们浪费,而这些令人震惊的数据让Too Good To Go未来将在ESG低碳评估中获得独特的优势,同时也让海外投资机构青睐他们。
对于消费者来说,每次消费“剩菜盲盒”,都有节约环保的理由,这让Too Good To Go在全球积累了1260万用户和25000多个合作伙伴。
与剩菜盲盒模式的鼻祖Too相比 Good To Go,国内几个平台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以珍惜食物的魔法袋为例。在北京望京商务区定位后,只有大约10个商家品牌可以在10公里内下订单,这仍然是平台上商家相对密集的地区。在更多的非商业区,附近5公里是很常见的。
珍惜食物魔法袋是中国覆盖面积最大的平台。其他仅限于上海和成都的平台目前是一种小而美丽的形式。因此,对于许多用户来说,他们不能在想下订单的时候下订单。
此外,国内平台还没有有效解决如何“避坑”商家的问题。在Tooo Good To 在Go方面,店铺评分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你做出决定。在满分5分的评分系统中,由于样本的评分数据积累充足,4.5分成为相对标准的避雷分数线。
目前国内平台评分有限。如果你想测试一个“剩菜盲盒”的含金量,你只能自己当老鼠。
一位商店经理告诉盒饭财经,“事实上,平台无法评估我们盲盒的产品质量。店里的一位负责装袋的服务员完全决定当天放什么和质量标准。”
换句话说,至少在一些商店,每个“剩菜盲盒”中的惊喜都是非常纯粹的个人决策,甚至商店经理和品牌所有者也不在干预范围内。
此外,据店长介绍,“剩菜盲盒”对店铺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生意。“过去,我们在关门前做一送一的活动,或者半价。事实上,这种活动利润更高,吸引路过的客人。”
许多做新鲜食品的商店长期以来一直有自己的方式来处理剩菜,首先是优惠促销,其余的分配给店员或购物中心的邻居商店。”我们目标的所有原始价格都是真实的,但我们真的赚不到钱。如果公司让我们这样做,我们就这样做了。这些装有盲盒的包装袋是我自己在批发市场买的。虽然它不赚钱,但它确实是一件非常环保的事情。”
据店员介绍,店里盲盒的销量还是比较稳定的,没有太高的起伏。每天大约有五个袋子。“我最早装了十个袋子,但我发现这会让前进商店的顾客买不到任何东西。后来我们固定了五个袋子。”
Too在海外 Good To 在谷歌平台上,许多地区的商店出售大约五个“剩菜盲盒”。在纽约和洛杉矶的商业区或富裕地区,由于平台商店数量更密集,一些抖音UP所有者可以在8点到11点之间获得大量具有成本效益的剩菜。“剩菜盲盒”的概念在中国仍处于相对较早的状态,在品牌合作伙伴和用户方面仍然缺乏基本的认知。
和许多模式创新的平台业务一样,“剩菜盲盒”需要大规模效应来发挥其商业价值。从目前盲盒平台的合作企业来看,主要是连锁品牌,很少是个体企业。一位店员说,一袋盲盒售价39.9元,平台佣金8元,佣金比例约为商品价格的五分之一。按10~40元盲盒价格计算,只有接入大量连锁品牌,才能实现最基本的地理覆盖和收入问题。例如,星巴克和其他餐饮巨头已经和To在国外 Good To Go合作,但国内平台尚未接入。
至于“剩菜盲盒”能否规模化,甚至风险投资和本地生活巨头能否进入,中国还存在一些悬而未决的风险,尤其是食品能否盲盒化的不确定性。
2022年8月1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盲盒经营活动规范指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药品、医疗器械、特种化妆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体动物、食品等对使用条件、储运、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有严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销售。
食物赫然在列。
店员还告诉盒饭财经,目前平台还没有监管“剩菜盲盒”中的食品质量。
根据BOSS直接就业和企业检查平台的查询,几家“剩菜盲盒”公司基本上都是小规模的团队,不到100人,甚至只有50人。以这样的人员规模,几乎很难监督十几个城市的合作商店的食品质量。
夸张地说,装在盲盒里的剩菜的质量取决于服务人员的个人行为,甚至他当天的心情。
据“餐饮老板内部参考”报道,如何使用临时食品对餐饮人员来说是一个秘密。在灰色地带,一些制造商与经销商或终端餐饮企业串通合作,将临时过期食品原料返回现场,修改保质期的违法行为。
在几乎真空的“剩菜盲盒”中,消费者无法了解灰色操作的干预。
“盲盒是我们日常工作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没有人会监督我,但我不想让任何客人因为我的盲盒而失望。”一位店员展示了他精心挑选的精致包装袋和每袋不同的食物。她说:“我提醒每一位客人,这些东西最迟要到明天中午。在此之前,我保证他吃得很好,很好吃。”
并不是每个店员对自己的店铺都那么负责,但就像我们去所有的餐厅一样,没有一家餐厅能完全避免厨房的奥秘。在外面吃饭最透明的自省,就是著名印度野摊美食博主刘庸的名言——干净卫生。
本文由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创业邦的立场。请联系原作者转载。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联系editor@cyzone.cn
您的IP:18.188.161.182,2025-05-05 20:36:01,Processed in 0.0391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