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纵横交错的“菜篮子”已经成为广州的“经济责任”。区域生产总值从1986年的1.37亿元飙升至2022年的6215.7亿元...广州天河区成立于1985年5月24日,已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优质发展百强区第二,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第一,三次被评为“中国最幸福的城市”。
GDP连续16年位居全市第一,坚持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共同成长的幸福;天河区致力于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引擎、创新枢纽、开放窗口、幸福标杆,朝着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模式的目标前进。
为奋斗者而奋斗
“金梧桐”植物吸收高水平产业
广东华兴银行广州分行办公楼项目和天才大厦主体结构成功封顶后,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中国人寿大厦、广发银行总部大楼双双封顶,成为天河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为创造者搭建高质量的平台,为实干者提供广阔的舞台,天河努力为奋斗者创造梦想进入现实的机会。在2023年天河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建议坚持“每亩英雄”,全面推进重大平台的发展,建设和发展,打造“金梧桐”和“黑土地”,吸引高水平产业。
努力全年引进100亿项目、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0个、土地利用项目11个、重点产业项目150个。天河中央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促进大平台的大发展为目标,通过吸引优势、扩大能力、提高质量,不断扩大和加强建筑经济和总部经济。
天河科技园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天河区其他地区1.5倍资金支持软件行业重点企业落户园区,每家企业三年最高支持1.5亿元。”,全力以赴将天河智慧城建设成为推动全区优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和增长极。
天河在广州6个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的服务业中排名第一。为加快高端专业服务业的优质发展,天河区计划推出一系列“政策礼品包”,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飞行”,实现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
区工商联会主席、北明软件董事兼总裁应华江表示:“天河区出台的多项政策措施不断赋予企业权力,在减税降费、帮助企业稳定岗位等方面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使我们能够轻装上阵。”。
公园里的城市
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河模式”
天河区在推进珠江新城公共绿地景观改善项目、建设14个多功能口袋公园的基础上,将建设14个口袋(和社区)公园,实现“小切口”,实现城市质量“大提高”,让人们“推窗户看到绿色,出去进入公园”,有效增强幸福感。
以珠江新城为核心,建设总绿化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生态绿色走廊;天河公园“拆除非法绿色”,健康缓慢跑1430米成为亮点;珠江花园占地28公顷,荣获“岭南花园奖”;家门口的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天河区在完善四级公园体系后,成功建设了“公园城市”。
根据2022年底发布的《广州市天河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5)》,天河区将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力支持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全面开展绿色天河行动,进一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和更实际的措施,努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天河模式”。
绿色生态不仅擦亮了天河加快优质发展的鲜明“背景色”,也提升了天河宜居、工作、旅游、幸福城市的“色彩”。在推进优质天河建设的道路上,天河进一步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使城市更具活力、品味、温度,实现城市发展水平、综合实力和环境质量。
为人民谋福利
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5月10日,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智慧城校区正式启动。据学校负责人介绍,新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90个班,包括60个高中班和30个初中班,可提供4500个优质学位,计划2025年开始招生。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所有天河人的目标。天河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为重点,以实际行动和成果,不断改善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2022年,天河优秀教育行动圆满结束,学前教育“5085”目标提前完成,公立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扩建6所,基础教育公立学位6000多个;天河区成功创建广东省健康县(市、区);建成社区益康服务站115个,养老大配餐累计服务84.1万人次,居全市第一;多措并举筹集1.5万套经济适用房,帮助3057名来广州的人员积分落户广州;平安广州建设评估连续8年位居全市第一。
日前,2023年天河区十大民生实事天河区少年宫新校区开工建设,预计2025年交付使用,每年可提供约1.5万个学位;广东省骨科研究院(长兴院区)南院区开工建设,规划床位300张..天河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措施,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问题。不断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做好“文化答卷”
文化强区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每年端午节,天河车陂龙舟竞渡吸引了无数游客。“文化最能凝聚人心。”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车陂“扒龙舟”传承人苏应昌表示,车陂龙舟“村赛”堪称“广州最大风景”,连外国朋友都来打卡。“让龙舟文化走向世界,一说到龙舟就想到天河。”
天河区在政策支持、产业集聚、平台建设、文化建设亮点、丰硕成果、文化产业活力、整体实力连续10年位居全市第一,交出了明亮的答案——
全省综合排名第一,通过省级全球旅游示范区验收。正佳广场入选第一批国家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群,“车陂龙舟景”入选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文化创意产业大会、天河峰会超级IP等10个“国家”招牌、8个多层次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成为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天河区作为广州经济龙头、城市客厅、创新引擎,今年3月召开扎实推进文化强区建设大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文化强区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努力打造广州城市文化品牌和文化展示窗口。
数读天河
51.09万户
2022年,区域生产总值6215.7亿元;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现代贸易业、高端专业服务业、现代都市产业等五大龙头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429.04亿元,增长3.7%,占GDP的近70%。截至2023年1月,全区共有企业51.09万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26.8%。
3588亿元
天河中央商务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总部企业120家,商业建筑124栋,总建筑面积1400多万平方米,数字服务企业约2万家,成为广东最发达的数字经济、服务贸易区之一,2022年GDP3588亿元,GDP299亿元。
■采写:新快报记者 朱清海
您的IP:10.1.228.90,2025-05-17 14:17:24,Processed in 0.0214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