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接触招聘网站的新手小白,是不是总在智联招聘和英才网之间纠结?明明都是写着"海量岗位"的平台,注册完却发现自己像无头苍蝇——要么收到的都是客服、销售岗,要么投了简历就石沉大海。今天我们就用最直白的大白话,掰开揉碎了说清楚这两个平台的底层逻辑。
先甩个直击灵魂的问题:你知道为什么有些公司明明挂着招聘信息,却永远不回复求职者吗?答案可能就藏在平台的服务模式里...
智联招聘像大型连锁超市,从日用品到进口货应有尽有。他们家的智能匹配系统确实有点东西,比如你填完简历,第二天就能收到5-10个相关岗位推荐。特别是2023年升级的视频面试功能,让疫情期间的毕业生至少能隔着屏幕见到HR真人。
英才网更像批发市场,货堆得满地都是但得自己扒拉。根据网页抓取数据显示,这里制造业和传统行业岗位占比超60%。有在东莞电子厂打工的老哥说:"在英才网找活就跟赶集似的,上午投简历下午就能接到电话,但十家公司有八家要你先交体检费..."
【服务对象】 智联明摆着讨好大企业,你看他们官网挂着190万企业客户的数据,光是北上广深就有20多个分公司。而英才网更接"地气",二三线城市的小微企业主特别喜欢在这发招聘,毕竟年费还不到智联的三分之一。
【功能体验】 用过智联的都知道他们家投递进度可视化有多香——简历被查看、被转发、进入面试环节都有提醒。反观英才网的操作界面,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有个求职者吐槽:"刷新个简历要找三遍按钮,好不容易投出去的简历,连个已读回执都没有..."
【信息质量】 根据行业调查报告,智联的岗位真实性审核率能达到87%,毕竟要收企业高昂年费。而英才网因为准入门槛低,经常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写着招文员实际让去卖保险的骚操作,在维权论坛里能刷出上百条。
Q:为什么企业总爱用智联? A:大厂的HR小姐姐偷偷告诉我,智联的人才测评工具能省掉她们80%的筛选时间。举个栗子,某互联网公司招程序员,系统会自动过滤掉没写过代码的简历,连薪资期望不匹配的都会标红提示。
Q:英才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A:说白了就是给急需用人的中小厂行方便。像物流公司双十一临时招分拣员,在英才网发条信息当天就能招到人。但要注意!这里很多岗位是第三方劳务派遣,签合同前务必确认用工主体。
刚毕业的表弟在英才网踩过坑——面试时说好月薪6000包住宿,入职才发现要扣"管理费""水电押金",实际到手才4200。后来改用智联的企业点评功能,专门筛选有员工真实评价的公司,现在在某外企干得挺稳当。
不过话说回来,在英才网找到工作的真不在少数。认识个开餐饮店的老板,旺季时直接在英才网批量下载了200份服务员简历,用他的原话是:"花小钱办大事,反正流动性大的岗位也不用太挑..."
最后说点掏心窝的:如果你是正经找长期工作,建议优先智联;要是急需找活过渡或者在小城市发展,英才网也能凑合用。但千万记住——凡是要提前交钱的都是骗子!这个真理在哪个平台都适用。
您的IP:3.148.180.219,2025-05-14 21:16:23,Processed in 0.3736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