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满天飞,为啥有的公司能合法赚钱,有的却被罚到哭?去年深圳有家创业公司,没办运营合格证就搞航拍业务,结果被民航局逮到罚款20万,设备还被没收——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今天就带你搞懂低空经济那些必须搞到手的资质,保你安全合规赚"天上掉的钱"。
1. 营业执照里的隐形密码
别以为随便注册个公司就能玩转低空经济,经营范围必须白纸黑字写着"无人机技术服务"或者"通用航空服务"。去年杭州有家做农业植保的公司,经营范围只写了"农业技术咨询",结果接单喷洒农药被查,直接停业整顿三个月。
2. 运营合格证(原经营许可证)
这玩意儿现在改叫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了,民航局官网能查到所有持证企业。有个冷知识:2024年新规实施后,连250克以上的微型无人机做商业航拍都得有这个证。申请材料包括:
3. 特殊场景通行证
想做电力巡检?得去能源局办《承装(修、试)电力设施可证》。搞测绘?要在自然资源部拿《测绘资质证书》。这就好比开餐馆,光有营业执照不够,还得有食品经营许可证。
去年有个00后小哥,花8888元买了本假无人机执照接单,结果操控失误撞坏客户玻璃幕墙,不仅赔了18万还被拘留15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正规执照就是护身符!
执照分类要搞清:
重点来了!4公斤以上的无人机必须持CAAC执照才能飞,而且每两年要在民航局系统刷脸认证。有个取巧办法:很多培训机构能帮学员同时搞定CAAC和AOPA双证,学费大概1万2左右。
你以为买台无人机就能直接上天?Too young!今年新出的规定,载人无人机必须拿到标准适航证,工业级无人机要过型号合格审定。去年亿航的载人无人机EH216-S,光适航审定就花了2年时间,砸进去3000多万研发费。
这里有个省钱秘诀:250克以下的微型无人机不用办证,但得在民航局UOM系统做实名登记。有个做婚庆跟拍的小工作室,买了30台249克的无人机搞航拍,省下大笔认证费用。
空域申报误区
很多人以为拿到资质就能随便飞,大错特错!北京天安门30公里内、机场净空区这些地方,就算有证也得提前7天申报。今年五一有个旅游公司,没报备就在八达岭飞无人机拍长城,直接被空管部门击落。
保险千万别省
第三者责任险保额至少200万起步,机身险要根据设备价值买。去年双十一,某快递公司的货运无人机撞坏别墅屋顶,幸亏买了500万保额的保险,不然得赔到破产。
外资持股红线
想引进外资?记住49%这条生死线!上海有家做跨境物流的合资公司,外资占比51%被查,所有飞行资质直接被吊销。
搞低空经济资质就像考驾照——过程是麻烦,但没证上路迟早要翻车。建议新手先把基础三证(营业执照、运营合格证、设备认证)办齐,再慢慢拓展特殊资质。记住,现在全国有27个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像深圳、合肥这些地方政策最宽松,补贴也最多。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天上不会掉馅饼,但准备好资质的人,肯定能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金饭碗!
您的IP:10.2.31.189,2025-07-29 09:12:05,Processed in 0.2420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