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在新闻里见过冬奥村那些酷炫的机器人吧?但你知道它们怎么分清游客和可疑人员吗?最近有个新手朋友问我:"这些铁疙瘩真能替代保安?它们型号不同有啥区别啊?"今天咱们就来唠唠,那些在冬奥会现场24小时执勤的"电子保安"到底藏着什么黑科技!
要说冬奥会的明星机器人,非大陆智源ANDI-安防巡检机器人莫属。这家伙可是从上百家科技公司里杀出重围的狠角色。还记得冬奥村零下30℃的极寒环境吗?普通机器人早冻傻了,但ANDI照常巡逻——全靠独家研发的步甲机器人底盘撑着。这底盘就像给机器人装了八驱越野车的轮胎,别说30度斜坡了,连珠峰大本营的碎石路都轻松拿捏。
重点来了!这货的"红眼睛"其实是360度环形摄像头,搭配能伸缩的"长脖子",5米内连根头发丝都能看清。更绝的是它背着20升消毒液,边巡逻边消杀,活生生把安保和防疫的活全包了。冬奥会期间,光是北京赛区就部署了8个这样的"全能选手"。
型号 | 核心配置 | 特殊技能 | 应用场景 |
---|---|---|---|
ANDI基础款 | 步甲底盘+热成像仪 | 10cm越障/30°爬坡 | 常规区域巡逻 |
ANDI冬奥定制版 | 加装消毒背包+5G模块 | 实时环境监测+自主消杀 | 防疫重点区域 |
云迹"润"系列 | 电梯交互模块+多舱配送 | 跨楼层物资转运 | 封闭区域配送 |
美团"魔袋20" | 540L超大货箱 | 120公里续航配送 | 场馆外围运输 |
(数据来源:冬奥会机器人选拔赛实测记录)
Q1:这些机器人会认错人吗?
去年测试时还真闹过笑话!有次把运动员的滑雪装备误判成危险物品。后来工程师给系统喂了10万张冬奥场景图片,现在连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和可疑包裹都能分清。
Q2:冰天雪地怎么充电?
问得好!ANDI用的是军工级电池,-40℃照样工作8小时。更聪明的是它们会"组团值班",自动回充电站就像出租车交接班似的。
Q3:遇到突发情况怎么办?
冬奥村有个真实案例:有台ANDI突然报警,监控中心一看,原来是防疫门被风吹开了个缝。机器人立马启动备用方案,边广播提醒边召唤人工支援,整个过程不到20秒。
看着这些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冬奥村,有三件事特别值得说:
下次再看见这些"铁疙瘩",可别只觉得酷——它们身上凝结的可是无数工程师熬秃头的夜晚,还有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秘密!
您的IP:10.2.73.106,2025-07-28 11:28:24,Processed in 0.15744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