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你发现没?现在连小区楼下水果摊都装摄像头了!但为啥有些地方装了监控还是天天被盗?这就得说说今天的主角——安防设计标。说白了,这玩意儿就像盖房子的施工图,没它分分钟翻车。
先讲个真事儿:朋友家装了8个摄像头,结果电动车电瓶还是被偷了。为啥?监控全对着绿化带,贼都绕后门走的!这就是典型的没按标准设计。
安防设计标说白了就是三个核心:
这里头学问大着呢,比如说医院和超市用的标准完全不同。医院得盯着手术室无菌区,超市得防偷盗,你让这两家用同套设备?铁定出事!
最近有个小区改造案例特典型:花80万装的人脸识别系统,结果老人刷脸十次有八次失败。这就是没搞懂最小权限原则——系统设置得太死板了。
设计标的核心原则其实就五个:
举个反例:某高端小区全用进口设备,结果物业连改个密码都要找原厂工程师。这不坑爹吗?
前两天帮亲戚看装修,发现个搞笑的事——施工队把网线跟电线捆一块儿走!这要真装监控,画面不得雪花飘飘?
正规流程得这么走:
最要命的是第三步,去年某银行设计时忘了留扩展接口,现在想加个人脸识别得全部重装。
说个扎心的数据:超过60%的安防项目超支,都是因为没算清隐性成本。比如:
还有个案例更绝:某工厂装了带人脸识别的闸机,结果冬天工人戴棉帽就识别不了,最后只能关掉功能。这不就是典型的不考虑实际使用场景?
最近在研究个新鲜玩意儿——光纤测温系统。知道吗?现在油库的温度监测能精确到0.5℃,比老式的温度计靠谱多了。还有更神的:
不过话说回来,技术再牛也得看怎么用。见过最离谱的是给养猪场装人脸识别,结果猪崽子把摄像头拱坏了。所以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你明白了吧?安防设计标真不是买个摄像头装上去就完事的。下次再看到有人吹嘘"全套进口设备",记得多问一句:配套的管理流程呢?人员培训方案呢?毕竟,再好的刀也得有人会使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