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这尊青铜鸟足神像,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37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8-06 05:26:11

在新落成的三星堆博物馆内,有这样一件文物,融合了三星堆文明、夏商文明的典型特征,也兼具了良渚、仰韶、石家河等文明的印记,它就是青铜鸟足神像。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二楼,专为青铜鸟足神像辟出展陈单元,参观者莫不啧啧称奇。凸目獠牙、人鸟合体。这尊神像,上着交领锦衣,下穿云雷纹紧身短裙,双足似鸟爪突出。它头顶朱砂彩绘觚形尊,手撑方座罍,身体向后翻起,踏在一对怪鸟之上;一位头戴高冠、缀象牙耳饰、握凤首龙尾法器的“祭司”立于觚形尊之上,脚下卧着一条威风凛凛的龙……神像形态之复杂、内涵之丰富,彰显了三星堆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是中国青铜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据了解,青铜鸟足神像由多个祭祀坑里出土的文物部件拼接而成。考虑结构安全问题,目前文物实体无法凑在一起,于是考古学家利用AI和3D打印等科技手段,结合手工拼对,成功复原了这件“国宝”的相对完整形态。


“尊和罍是夏商文明的典型器物,鸟足神像显然是三星堆的创造,这一罕见的青铜艺术杰作是夏商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完美结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所长冉宏林说。


这件通高超过2.5米的艺术品,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更是意味深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认为,这件文物由独立的几个部分多次铸接而成,体量巨大,造型复杂且独特,应为古蜀时代祭祀太阳神用器,主体应为人面鸟身像。


《山海经》记载:“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鸟为沟通天地人神的使者,人鸟合一的形象被赋予了神性。


在三星堆的文物中,时常能找到中国古代神话的线索,比如近4米高的青铜神树,应是三星堆人想象中的“扶桑”“若木”;这件青铜鸟足神像,应是对神灵的崇拜。


“史前艺术中,有一些半人半兽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形象都被我们认作是神面,是神灵人格化的偶像。这不是人像,应当是神像。”王仁湘说。


他表示,从这件青铜鸟足神像的神面上,勾勒出更加广泛的文明交融图景。不止三星堆,在黄河流域仰韶文明的彩陶上,长江流域石家河文明、良渚文明的玉器上,都刻画着獠牙神面的形象,獠牙神面是太阳神的象征,体现了古蜀的太阳崇拜。


“不论是绘在彩陶上或是刻在器物上,南北都非常强调獠牙的细节,暗示着已经存在艺术交流与信仰认同。只是三星堆的獠牙神面形象出现时间更晚,是对史前文明的继承和延续,说明中华各区域文明在更广阔的时空内的交流融合。”王仁湘说。


凸显中国人精神图腾的龙的形象,在青铜鸟足神像上出现两次。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为典型的中国龙,三星堆人对龙的崇拜与中华其他区域完全一致。


鸟兽人合体,翔止自如,神性满满。这件三星堆先民创造的艺术杰作,闪耀着中华大地多个区域文明交流互融的光芒,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实例。


(据新华社)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这尊青铜鸟足神像,印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2.236.66,2025-09-25 00:37:50,Processed in 0.25696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