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文章 楼主

“稳外贸”显效背面:金融服务创新升级

版块:科技头条   类型:普通   作者:科技资讯   查看:40   回复:0   获赞:0   时间:2023-08-06 06:00:46

转自:中国经营网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外贸出口在今年上半年稳中提质,实现了同比2.1%的增长,规模也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实际上,在市场需求下降的背景下,外贸活力的走强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银行不仅加大了信贷投放,降低了外贸企业融资成本,还在融资产品和模式上不断创新,持续提升跨境贸易的便利化,尤其是在外贸电商平台新业态中探索外贸数字化,以提升我国外贸出口的竞争力。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我国出口逐渐止跌复苏过程中,金融的支持是关键一环。不少银行上半年对外贸出口企业的信贷投放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并与政府、保险、担保公司等方面有更多创新模式合作,缓解了企业“走出去”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同时,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正在形成,银行金融机构也正在不断创新融资模式来契合新的业态,以支持其发展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稳外贸”显效


在商务部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体情况之后,广东、上海、北京等地也陆续披露了各省市的具体情况,还有部分地区公布了银行金融机构的外贸信贷数据,其增幅侧面反映了金融在稳外贸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货物进出口20.1万亿元,增长2.1%,出口增长3.7%。从结构来看,我国与新兴市场贸易好于对欧美贸易,上半年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地区进出口分别增长5.4%、7.0%、10.5%,对欧盟增长1.9%,对美国下降8.4%。其中,“新三样”(包括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动能强劲,出口合计增长61.6%,成为贸易新增长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6.3%。服务贸易增长较快,前5个月服务进出口2.6万亿元,增长10.2%,其中旅行服务进出口增长67.0%。


7月20日,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公布,广东外贸上半年实现进出口3.86万亿元,其中出口2.55万亿元,增长3.6%。广东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7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监管局发布数据,截至6月末,辖内进出口银行外贸产业贷款余额1497.89亿元,同比增长13.08%;发放“一带一路”贷款余额1346.07亿元,同比增长20.51%。


7月24日,深圳海关公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深圳累计进出口1.6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其中,出口1.05万亿元,增长14.4%;进口6284.9亿元。紧跟其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于7月25日披露,截至2023年6月末,辖内中资银行外贸企业融资余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34%,中小外贸企业融资余额同比增长53%,跨境电商融资余额同比增长197%。


此外,北京、上海也相继披露了地方外贸情况。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1.79万亿元,同比增长5.9%,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进口1.5万亿元,同比增长4.5%;出口2881.4亿元,同比增长13.9%。上海地区进出口总值达2.0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4%。其中,出口8463.2亿元,增长15.2%;进口1.25万亿元,增长9.1%。


“在当前市场需求减弱的大环境下,中国外贸企业的竞争力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实力,还包括了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给企业的助力。在银行保险等机构的支持下,外贸企业走出去才能‘拼’得过对手。没有金融机构的背后支持,可能企业都不敢走出去。”浙江一家箱包企业负责人表示。


银行“贴身”服务


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稳外贸”的政策要求下,外贸企业是时下银行信贷投放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支持外贸企业更好地走出去,银行也从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贴身”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家银行地方分行的外贸贷款在今年上半年都呈现出两位数增长态势,这其中包括了传统小微外贸企业、高端制造企业等。


中国进出口银行统计数据称,截至5月末,该行的外贸产业贷款余额近3万亿元,同比增长16.36%;今年1至5月已累计投放外贸产业贷款超7300亿元,同比增长15.8%。


中国银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累计已为超1800户外贸企业提供近2000亿元信贷支持。其中,“新三样”相关融资余额超80亿元,同比增长近50%。今年上半年,该行已为超1400户小微外贸企业提供近200亿元信贷支持,金额同比增长近40%。


农业银行苏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该行推动外汇贷款量质提升,为苏州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提供支撑。目前,外汇贷款余额近70亿美元,新增超20亿美元,成功落地全省银行业首笔跨境金融服务平台银企融资对接应用场景试点业务。


中信银行广州分行方面称,该行落实“稳外贸”政策要求,围绕广东地区外贸企业及其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加大融资输血,保障外贸企业采购销售全流程资金链畅通,助力外贸保稳提质。在充分利用FT(自由贸易账户)业务做好跨境资金融通,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已累计为近780家企业开立FT账户,发放FT贷款合计人民币近400亿元。


此外,对于一些抵押资产有限的外贸企业,银行还与保险公司加大了合作力度。滁州韩上电器是安徽一家集合家电器材研发和海外销售的民营企业,年出口量近1亿美元。随着我国家电行业出口形势好转,企业融资需求增大,面临一定的账期压力。据了解,中信银行合肥分行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客户提出了信保融资的解决方案。企业在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后,中信银行为其提供3000万元融资额度,并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出口信保保单融资”应用场景,完成融资受理、审核等业务流程,截至2023年4月累计为客户放款近300万美元。


据介绍,由于韩上电器重资产有限,传统的抵质押增信方式难以推行,同时客户单笔交单金额较小,买家多且分散,单笔贸易融资操作繁琐,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银行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直接给予韩上电器一笔总的信用授信额度,能够及时帮助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困难。


另外,记者注意到,相比传统的外贸融资模式,跨境电子商务正在成为外贸新业态的一个发力点,也正在带动供应链金融的创新。


一家国有大行人士称,传统的国际贸易往往需要中间商和代理商参与其中,增加了交易成本和时间。通过外贸平台的数据和信用评估,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更便捷、低成本的融资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如今,在“跨境电商+产业带”和“跨境电商+特色产品”等模式下,国家大力推动国内企业从事跨境电商业务,积极鼓励外贸企业通过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拓展业务范围、优化市场组合、开拓新市场,打造新的业务增长点。围绕跨境电商平台的各个环节,银行也在加大创新融资模式,切合新业态的发展。


“在金融的支持下,上半年的外贸已经有所复苏,但是未来走势仍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也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政策上更应该持续加大对外贸扶持力度,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表示。


上一页12下一页查看全部

 
回复列表
默认   热门   正序   倒序

回复:“稳外贸”显效背面:金融服务创新升级

Powered by 7.12.10

©2015 - 2025 90Link

90link品牌推广 网站地图

您的IP:10.2.236.66,2025-09-24 03:02:55,Processed in 0.27582 second(s).

豫ICP备2023005541号

头像

用户名:

粉丝数:

签名:

资料 关注 好友 消息
免责声明
  • 1、本网站所刊载的文章,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仅供参考和借鉴。
  • 2、文章中的图片和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 3、文章中提到的任何产品或服务,本网站不对其性能、质量、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法律合规性等方面做出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使用者自行承担风险。
  • 4、本网站不承担任何因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服务或产品而产生的直接、间接、附带或衍生的损失或责任,使用者应自行承担一切风险。

侵权删除请致信 E-Mail:3454251265@qq.com